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ID:2658132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_第1页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_第2页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_第3页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_第4页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摘要:依据柽柳、碱蓬、芦苇、棉田4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样品资料,分析了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表层盐离子的变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表土中全盐含量分布不同,柽柳群落土壤表层全盐含量相对最高,碱蓬次之,芦苇和棉田全盐含量较低。(2)Na+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阳离子的含量,均表现为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同样,阴离子均表现为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可溶性盐离子变异性分析表明,柽柳群落是以SO42-为强变异的群落;碱蓬群落以C

2、O32-为强变异的群落;芦苇以Mg2+、Cl-、为强变异的群落,棉田地无强变异盐离子。而全盐含量仅芦苇属于强变异,这与芦苇的地表高覆盖,而局部裸露地形成“盐斑”有明显的关系。中国8/vie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表层土壤可溶性盐  中图分类号:S153文献标识码:A:1672-3791(2017)02(b)-0117-04  黄河三角洲是陆地、海洋、河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特殊性[1-2],该区域的植被分布与土壤含盐量、潜水水位、地形地貌、矿化度等有较大的关系,其中,土壤含

3、盐量的制约作用较大,是表征土壤盐分状况的主要参数,也是确定土壤盐渍化程度的重要指标[3]。该区天然植被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柽柳(Tamarixchinensis)群落及盐地碱蓬(Suaedasalsa)群落分布较广[4],群落组成比较简单,柽柳、碱蓬、棉田及芦苇的分布与土壤可溶性盐的质量分数有关[5-6]。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群落[7-9]、水盐运移[10-12]土壤元素分布及影响因素[13-15]、植物对盐渍土的生理生态适应[16-18]等相关

4、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柽柳、碱蓬、芦苇、棉田4种植被土壤表层中Ca2+、Mg2+、Na+、K+、SO42-、Cl-、CO32-、HCO3-八大盐溶离子以及全盐含量的分析,阐明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离子含量变化及掌握土壤主要离子的含量及相关关系,以期为判断土壤的盐渍化状况和盐分动态,改良土壤提供参考。  1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1.1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于2012年10月在大汶流管理站北,选择4�N典型的植被群落即柽柳群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棉田群落,分别进行土壤剖面采样,采样深

5、度为0~5cm、5~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等分层采样,直至采到地下水水位,同时每个群落表层随机布点6次,除棉田群落采集表层0~5cm的土壤样品7个外,其余均为6个。并用GPS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定位,且记录其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土壤样品装入聚乙烯袋内,标明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自然风干,除去土样中的石块及植物残体等杂物,进行研磨、过筛常规方法(水土5∶1)得到土壤浸提液。  1.2样品的测定与数据分析  对土壤浸提液中可溶性盐离子进行测定。其中,Cl-

6、采用硝酸银滴定法,CO32-与HCO3-采用双指示剂滴定法,SO42-采用EDTA容量法,K+与Na+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Ca2+与Mg2+采用EDTA容重法,全盐含量采用离子加和法。  对测得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计算原理为: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群落土壤表层可溶性盐的特征  2.1.1土壤全盐特征  图1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表土中全盐含量分布不同,柽柳群落土壤表层全盐含量相对最高,碱蓬次之,芦苇和棉田全盐含量较低,这表明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

7、与植被类型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柽柳属于泌盐性植物,吸收的盐分常使叶片中含盐较高,并通过凋落物的形式返回土壤表层,使得柽柳周围产生“盐岛效应”[19]。碱蓬喜高湿、耐盐碱、耐贫瘠、具有很强的耐盐力[20],对于可溶盐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吸收性而使其表层盐分仅次于柽柳。芦苇群落在研究区内生长旺盛,有较大的植被覆盖度,从而有效减少了土壤蒸发,抑制了可溶性盐分在表层积累。棉田是人为干扰下的植被类型,且离黄河较近,淡水的补给及灌溉淋洗掉大量的盐分使得棉田含盐量相对较低。  2.1.2可溶性盐离子特

8、征  盐渍土壤中可溶性盐离子是其判断土壤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图2可知,同种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在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中不同,不同离子在同种植被类型表层土中也不同。对于可溶性阳离子来说(图2(A)),4种植被群落土壤中的Na+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离子的含量。均表现为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其中,Na+、Ca2+、Mg2+都以柽柳群落最高,这是因为柽柳为泌盐性植物,Ca2+是其分泌物中最高的阳离子,常以结晶态形式出现加之阴离子分泌物多是H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