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

ID:2662053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_第1页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_第2页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_第3页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_第4页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V1省略条件分析摘要:状态补语作为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语法形式,体现了汉语缺乏词形变化,需要借助虚词体现语法关系的特点。而重动“得”字句在形式和意义上又都比普通状态补语句更为复杂。重动“得”字句中的动词V1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试从焦点理论出发,讨论重动“得”字句中V1的省略条件。中国5/vie  关键词:状态补语;省略;焦点理论  作者简介:李婧(1990.2-),女,湖北襄阳人。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5--02  状态补语中有一类重动句,即谓语动词带宾语的“得”字句,

2、这时需要在宾语后重复动词。形式可以表达为“S+V1+O+V2+得+R”。有时候V1可以省略。例如:  (1)妹妹唱歌唱得很好听。妹妹歌唱得很好听。  (2)科比打篮球打得很好。科比篮球打得很好。  关于重动得字句V1的省略条件问题,杨恬(2009)从配价语法理论角度思考,认为“V1主要为二价单音节动词,需要与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并组合成为主谓结构的短语。当且仅当动词V1为二价单音节动词,且该动词的两个‘价’之间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并且建立了必然的、唯一的、领属性语义关联时V1P中的V1可以省略”[1]。文中的主要用例子有  (3)他唱歌唱得很好。→他的歌唱得很好。

3、  (4)他抽烟抽得很多。→他的烟抽得很多。  (5)我看书看得忘了时间。→*我书看得忘了时间。  (6)小明听故事听得忘了吃饭。→*小明故事听得忘了吃饭。  杨恬认为“歌”是“他的歌”并且“由他来唱”,“烟”是“他的烟”并“由他来抽”;“歌”“烟”与“他”之间存在依附关系,“两者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2];而“我看书”“小明听故事”的结构中“我”与“书”、“小明”与“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唯一的、领属的语义关系,“书”“故事”是独立于“我”“小明”之外的客观存在事物。并不存在这种依附关系。  笔者认为这一结论缺乏解释力。首先“两个‘价’之间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先决

4、条件,并且建立了必然的、唯一的、领属性语义关联”如何划分缺乏客观的标准。就上述例句而言,在笔者看来如果前两例的两个名词具有依附关系,那么至少例句(17)“我”和“书”之间也应存在依附关系,可以改成“我的书”。  其次更为不妥的是如果仅仅以动词的配价情况作为V1省略的标准,只关注状态补语“得”字前半段,那么对例句稍作修改便可推翻这个结论。例如:  (7)他唱歌唱得很渴。→*他歌唱得很渴。  (8)我看书看得很快。→我书看得很快。  以上我们没有更改文中例句的�哟室约捌浯钆涑煞郑�但是得到的省略结果却截然相反。由此可见V1的配价情况不应是状态补语重动得字句的省略条件,至少不应是充分条

5、件。  邓小宁(2009)将状态补语放置在语篇中考察后发现,当“得”字句的动宾短语在前文刚出现过,且不再出现宾语也不会造成误解时,后面的“得”字句通常不宜使用重动句;而如果前面已经出现过类似信息,又不会造成误解,重动句可以改为非重动句。并由此提出重动句实际上是双焦点句,动宾短语和补语所包含的信息均为句子的焦点[3]。  笔者认为焦点理论可以用于解释重动得字句的V1省略问题。重动得字句可以拆分为两个小句,这两个小句均有自己的焦点,体现在重动得字句中为动宾短语和补语所包含的信息。只有当这两个焦点有直接的语义关系时,才可以将V1省略。但应注意当主语与宾语均为生命体时,V1不能省略,以免

6、施受关系混乱。仍以上述例句为例:  (9)他唱歌唱得很好。→他唱歌。他唱得很好。→他歌唱得很好。  (10)他唱歌唱得很渴。→他唱歌。他很渴。→*他歌唱得很渴。  (11)他抽烟抽得很多。→他抽烟。他抽得很多。→他烟抽得很多。  (12)我看书看得忘了时间。→我看书。我忘了时间。→*我书看得忘了时间。  我看书看得很快。→我看书。我看得很快。→我书看得很快。  (14)小明听故事听得忘了吃饭。→小明听故事。小明忘了吃饭。→*小明故事听得忘了吃饭。  同样是“唱歌”,当补语焦点是“很好”时与“唱歌”有直接的语义关系,语义指向动词“唱”,此时第一个动词“唱”可以省略;而当补语焦点是“

7、很渴”时,与“唱歌”不存在直接的语义关系,语义指向的是主语“他”,V1不可以省略。而句(23)中“很多”语义指向动词宾语“烟”,(25)中“很快”指向动词“看”,V1都可以省略;句(24)和句(26)补语焦点都指向主语,与动宾短语所包含的信息无关,因此不能省略。这一规律在学习者造出的偏误句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由此笔者认为,从焦点理论以及语义分析角度来说,重动得字句可以被看成一个双焦点句,只有当补语的语义指向动宾结构时,V1可以省略,反之则不能。  从语用平面分析来看这一理论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