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

ID:26639210

大小: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8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某乡贫困状况调研报告按照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总体安排,我们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百里乡上李村,就上李村群体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入户走访和实地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村情现状上李村位于百里乡南部山区,南与陕西花花庙接壤,东临蒲窝,距离乡政府23.8公里,花庙河穿村而过,全村4个村民小组,91个农户,419口人。1.生产生活条件方面:耕地面积3429亩,人均8.18亩,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年降雨量668毫米,平均气温8.7℃,无霜期159天,全村4个合作社通自来水,大部分农户居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行路、耕作条件都比较差。2.经济发展方面

2、:多年来,农民靠种地养殖为生,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特征,农户养殖以分散、传统养殖方式为主,以养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2011年大家畜饲养量286头,年出栏31头,养牛收入15.5万元;猪、羊、鸡饲养量分别为12头、48只和150只。3.农民生活水平方面:根据县扶贫办测定,2011年全村贫困户46户,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属贫困村。二、贫困原因分析1.生态环境脆弱。上李村属我县南部山区,立地条件差,土地相对贫瘠,农业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很大程度靠天吃饭,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产业特色滞后。养牛、养猪规模偏

3、小,科学技术含量低,出栏率不高,种植业优势没有很好发挥,区域优势不能很好发挥。3.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双重影响,教育与文化发展受到种种制约,人口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全省乃至全县甚至全乡水平,全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8%,受教育程度低下则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4.交通不便。该村地处我县南部山区,距县城40多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百里街道23.8公里,通乡公路穿河而过,雨天道路泥泞,甚至无法通行,几乎没有村社和生产道路,交通不便,直接影响着资源、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因而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5.发展要素贫乏。该村地处偏

4、僻,群众思想保守,科技知识欠缺,缺乏专业培训,玉米种植、肉牛养殖没有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效益不明显,由于地理地形的限制,加之交通不变,农田为山台地,水利设施落后,耕作条件有限,资源相对贫乏,产业开发利用不足,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没有的形成,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物质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三、对策建议基于上述分析,初步确定该村脱贫致富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92元左右,达到1752元,基本脱贫;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0元,实现稳定脱贫;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80元,达到全面小康目标。1.加快种植业发展步

5、伐。全村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8.18亩,以河谷山台为主,且土壤肥沃,蓄水保墒,有利于玉米、高粱等作物的生长,按照发挥自然优势的思路,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使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890亩,人均达到4.5亩,亩产达到850公斤,亩产值892.5元,增加收入113.4万元,人均增收2706元。同时发挥山区气候、自然优势,鼓励村庄院落前后空地,种植辣椒、甘蓝、西红柿等季节性蔬菜,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条件,上市交易还能增加部分经济收入。鼓励有种植能力的农户发展药材生产,栽植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树,户均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亩,栽植核桃0.5亩,收入21万元,人均500元。2.扩大养殖业发展

6、规模。按照全县南部山区发展畜牧业的思路,充分发挥该村传统养牛的习惯,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以户养为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改放养为圈养,大力推广黄改冻配技术,充分发挥黄改冻配点的作用,提高能繁指数,扩大饲草种植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320亩,提倡玉米秸秆青贮饲草,提高养殖质量。使牛饲养量达到320头,年出栏肉牛120头。养牛收入达到72万元,人均养牛收入1718.5元。鼓励农户养猪、养鸡,力争使全村猪存栏达到100头,养鸡5000只。3.提高劳务输出业质量。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组织务工青年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外输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使全村外出务工人

7、员由现在的12名增加到50名,户均输出务工人员0.5个,劳务收入达到150多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580元。四、帮扶措施按照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总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六大主要任务和全村帮扶目标,落实以下六项帮扶措施。1.广泛宣传政策。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全县“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及年度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加快转型、推进跨越、脱贫致富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理清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