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ID:26640036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_第1页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_第2页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_第3页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_第4页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评介论文关键词:社会公正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化进程评介改革开放吴忠民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社会公正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各个群体所共同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公正的理念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逐步深入人心。《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6万字)是吴忠民先生潜心社会公正研究十几年的又一力作。如果说其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5万字)的基本目的在于系统而深人地思考社会公正的理论原脉,《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则谋求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建设性方案

2、。该书立意高远,材料丰富,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公正理论与实践的总体演变,代表了目前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的最前沿性成果,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选题”。  首先,该书对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指出社会公正对于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立足点是社会公正理论必须予以解释的基础性问题,是理解社会公正问题的根基。不少学者对于社会公正的理解往往容易限于“共享”的层面,认为社会公正就是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和救援。这种看法恐怕不够全面。该

3、书对于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立足点这一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该书指出,社会公正实际上是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第二,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各有各的特有重要功能,缺一不可。前者的功能在于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兜底”、“保底”的东西,以此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离因素,增强整个社会的团结,从而最终实现发展的目的;后者的主要功能在于“不封顶”,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样,社会公正就同时起

4、到了促进社会团结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双重作用。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社会公正便不具备完整的意义,就会走向不公正。而建立在对社会公正片厢理解基础之上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必定是片面甚至有害的。  社会公正的精义是给每个人他所“应得”,即: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全体的合理利益。社会各个群体相互间是平等的,无论哪一个社会群体,只要其利益要求是合理的就应当予以一视同仁的保护。有鉴于此,该书认为,国家对于社会各个群体的基本立足点应当是: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刻意地站在哪一个特定群体的立场上,而是应当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

5、,站在一个相对客观、中立的立场上,以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合理利益和基本权利为基本出发点,才能制定出“不偏不倚”和“相对客观公平”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才能有效地促成社会各个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及互惠互利,才能实现富裕群体的利益增进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改善两者之间的同步化,才能有效防止公权不恰当的越界扩张,才能既充分开发社会活力,又提升整个社会的信任程度和整合程度。否则,如果以某个特定群体为基本出发点的话,就必然会损害其他群体平等的权利与合理的利益。  该书指出,社会公正的意义表现在基本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制定这样两个层面上。厘清这两个层

6、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争论,避免步人常识上的误区。社会公正的第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在此层面上,公正是最为重要的,不存在着公正与效率何者优先的争论问题。社会公正的第二个层面上的问题是具体的政策制定。这主要涉及到我们经常谈论的公正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经济效率和分配再分配两者的份量孰轻孰重的问题。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可供社会再分配的财富不尽一致,由于社会经济各个环节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的“均衡发展”,由于公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的具体需求有所差异,所以,在某

7、个具体的历史时段当中公正与效率便会出现难以完全兼顾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必要突出地或重点地解决公正或效率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具体政策的重心往往会出现有所偏重的情形。不同历史时段种种条件的不一,使得时代任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因而在政策层面上出现公正与效率关系的争论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相较之下,社会公正在基本制度层面的根本意义则是不容质疑的,不存在争论的可能性。如果将政策层面上社会公正问题的争论延至基本制度设计层面,将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  其次,该书对中国中期即未来2O年问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8、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大量的风险必然会集中出现,在某个时期甚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