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说》word版

《黄山奇松说》word版

ID:26640784

大小:87.6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8

《黄山奇松说》word版_第1页
《黄山奇松说》word版_第2页
《黄山奇松说》word版_第3页
《黄山奇松说》word版_第4页
《黄山奇松说》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说》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山奇松》说课稿焦元中心校赵瑞华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

2、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2、教学目标:结合本文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课标对本学断的要求,我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3、,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点:品读三大名松的句子,体会黄山松的奇美。4、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美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读占鳌头”、“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力求体现“以读书为主线,强调读中感悟,提倡活记乐背,注重迁移运用”这一指导思想。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品一品、悟一悟”等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2、说学法学生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

4、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三、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黄山后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千古名句,(大屏幕出示)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自己的理解)2、它又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分别是__、__、__、__。(大屏幕出示“

5、四绝”图片)而人们对“四绝”中的___情有独钟呢?(板书:情有独钟。)【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便于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3、提出目标:人们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松,看看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因为有上一环节的提示,很自然的引出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起来便有了指向性。】(二)、初步了解三大名松1、要领略黄山松的“奇”,需要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也就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出示图片)来,

6、让我们一起登上玉屏楼去看楼前悬崖上有哪三大名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写送客松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句子。)3、谁愿意为我们介绍这三大名松?(分别指名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学生有目的地读书,理清层次,为后面的精读打好基础】(三)、精读感受三大名松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1)、情境导学: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屏幕出示:这是一棵————的迎客松。)你能选个词语填进去吗?【迎客松

7、是三大名松之首,独具特色,让学生读了句子后讲出头脑中的印象,让他们有独立思考文本的时间。】(2)、学法导学:大家在读书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或与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从文本中感悟、体会。)(3)交流: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儿体会到的?体会它的姿态美、强健有力、茂盛、热情好客等。【这一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理解句子。在理解“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时,我让学生观察迎客松的图片并伸出自己的手臂加入动作,进而告诉孩子们,结合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渗透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想象说话,感受迎客松的热情好客。】(4)

8、、过渡:这棵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