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陕西塔.doc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

ID:26664551

大小:62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8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_第1页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_第2页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_第3页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_第4页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塔---陕西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陕西古塔简介**大雁塔**1、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

2、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中王堡木塔****2、中王堡木塔又称文峰塔。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南安乐乡中王堡木塔寺内。现寺毁塔存。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砖木结构,平面六角形,三层,高22米。立面形状,较为特殊。形似

3、楼阁,但却飞檐挑角,显得庄重雄伟,底部青砖砌成4米高的塔台。此塔设计严谨,别具一格,为陕西省古塔中较少的珍品,又是陕西全省最高的木塔。1980年陕西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将塔整修一新,并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3、富县塔位于陕西省富县城西北西山坡上。塔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砖木结构,平面方形,十层,高33米,基底每边长8.55米,直径8.5米。塔身全为砖砌,塔内有方形小室,直通塔顶,原筑有木扶梯,可以攀登。塔面向正东,塔外每层均辟券门,每四层东门两侧还饰有首户。  塔下台地上,立有清代《重修准提庵

4、碑记》一方,上书“俯视山水,豁然在目,啸月吟风,披襟迭胜……”塔的四周,确为欣赏山水风光的好地方,故来观赏的游人众多。****延安宝塔****3、延安宝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侧延河岸边嘉岭山的土山上。前临延河,气势雄伟。因塔建于山顶,土山亦称宝塔山,塔也就称为宝塔。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代曾多次修葺,故现塔外檐全为清塔风格。塔地处东山战略要地,周围无庙,极可用于军事防御。  塔为平面八角,九层砖砌,通高44米,楼阁式。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开有南、北两门,门额刻有“俯视红尘”和“高超碧落”的题

5、字,以描述此塔的雄姿。塔身顶部以砖砌迭涩挑出短檐。自第二层以上,每层塔身各面交错分布有通光的卷形窗孔,但窗孔不统一,不规则。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刹已毁。塔内有盘升蹬道,可登塔俯瞰全城美景。塔旁有一口明崇祯元年铸造的铜钟,高150厘米,直径106厘米,上部有佛教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的八卦纹饰,当时用来报时报警。  4、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7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就设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宝塔也就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普同塔****5、普同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城南郊大兴善寺

6、南侧,为六面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通高18米,一层呈方形基座,面南开一券门,门额砖雕“普同塔”三字,内有塔室为方形,以上六层均为实心,每层有券龛,龛中塑佛像。砖作斗拱、叠涩出檐,额枋作花纹砖装饰,塔刹为宝珠形。****清凉国师塔****6、清凉国师塔位于陕西省长安县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现寺毁塔存。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系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的墓塔。实心,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五层,高7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二层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该塔身已向北倾斜,塔前竖有《重修华严四祖

7、清凉国师塔记碑》,上面记述了清凉国师的生平事迹,碑文为清末宋伯鲁和宋联奎书写。此墓塔历史久远,对古塔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法门寺塔****7、法门寺塔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崇正镇。法门寺历史悠久,是隋唐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始建于东汉,初名阿育王寺。阿育王是古天竺的国王,笃信佛法,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八万四千座塔,而扶风法门寺塔则是其中之一。因塔而修寺,寺和塔屡经兴废,多次重修,至公元625年始称法门寺,塔也称为法门寺塔。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珍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十九座寺庙之一,佛骨藏于塔下地官。唐代

8、帝王崇尚佛祖,曾先后七次举行迎送佛骨法会,将藏于塔下地宫的佛骨迎入宫中供瞻,然后送回地宫封供。据记载,法门寺塔原为四层木塔,下有地宫,除藏有佛骨之外,还有唐皇室施舍的大量金银珠宝,法器,锦缎衣饰等供品。公元1569年关中大地震,法门寺塔被震塌,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神宗赐银数万两建塔,历时三十年建成。新建的塔为砖砌楼阁式,平面八角十三层,高60余米。第一层塔身八面,南面塔门,上有“真身宝塔”四字的石匾。东为“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