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

ID:26678696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_第1页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_第2页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_第3页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_第4页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冲突管理”:化解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策略性选择摘要:在多元且高度复杂的社会境遇中,冲突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学校教务管理者面对的常态。教务管理者需要正确认知冲突的内涵、类型及其过程,需要营造建设性的功能正常型冲突及化解功能失调型冲突,需要在教务管理实践中智慧地穿梭于竞争、协作、回避、迁就、折中等不同策略中,从而做出智慧的选择。中国2/vie  关键词:冲突;学教管理;意图;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3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6)32-0152-02  教务管理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重要环节的运转

2、顺利与否,取决于教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效率与效能。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者既要充当各职能部门间、师生间、生生间的“传声筒”,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又要做好、统计教师工作量,教学测评结果、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记载,体现其存管作用;同时,教务管理者还要协助领导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协调,尤其是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协调作用。教务管理者的桥梁与纽带、存管及协调作用的发挥与否,是考量教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某二级学院突发事件的应变为案例,剖析教务管理者在处理此类冲突事件的应急策略与协调能力,从而凸显教务管理者工作的科

3、学性与艺术性。  一、教务管理中突发事件举偶  A学院xx级y班,入校以来整体班风一直很好,深受任课老师、辅导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好评。大一、大二两个学年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展开。进入大三第二学期之后,同学们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有怨言,抱怨一周44节课太多,整天疲于奔命。开学一周后,他们多次向辅导员、任课老师及院相关领导反映过此事,但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繁重的课程压力一直未得到缓解。随后,班级全体同学采用的“用脚投票”的抗争方式――集体离校旷课。当任课老师发现无人上课时,及时向教务管理人员反映此事,院相关领导也高度重视此事。辅导员、教

4、务管理人员、院领导分别与该班班委、同学联系。但没有同学接听电话。面对这种“集体失联”情况,相关人员只好跟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同学们及时返校回到课堂,并承诺有问题可以当面好好谈,课程任务太重可以修改培养方案。在多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得到减轻课程任务承诺时,抗争数天的同学们陆续回到学校,院领导也兑现了之前的承诺,抗争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二、教务管理中冲突事件的质性解读  冲突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教务管理者直面的常态。案例中的抗争是一种典型的冲突事件。这就需要教务管理者正确认识理解冲突的内涵、类型及其产生的过程,掌握化解冲突的策

5、略。  冲突是一种过程,它始于一方感知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持有负面的看法。传统的冲突观念规避冲突,认为冲突来自人们间缺乏沟通、直爽和诚信,以及管理者未能有效应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和渴望,是一种功能失调的结构。但现代管理观念却欢迎冲突,认为冲突是组织中内在产生的,组织中存在适当的冲突的确有可能使组织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换言之,现代冲突观念认为,冲突的最大贡献是认可了一定冲突能过帮助群体维持活力、自我批评能力与创造性。这种相互作用的冲突观念得到了管理者的认可,在实践中也被广泛的应用。上述案例中,教务管理者就充分应用了冲突的相互

6、作用观念,很好协助院领导解决了“失联冲突”事件。  教务管理中,规避功能失调型冲突或营造适度功能正常型冲突,还需要教务管理者了解冲突的演变过程。一般来说,冲突过程由阶段组成,即潜在的对立或不和、感知与冲突的个人化、意图、行为与结果。  潜在的对立或不和是冲突的第一个阶段,涉及到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沟通障碍、沟通过多或过少都是冲突的起源之一;结构是冲突另一起源,如群体规模、群体成员承担任务的专业性、管辖权是否清晰、成员能力与目标是否匹配、领导风格、奖酬系统以及群体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等都会导致冲突的产生;个人变量,如人格、情绪以

7、及价值观等也是冲突潜在来源之一。  感知与冲突的个人化是冲突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具体问题”被清晰地界定出来,加之情绪的作用,“具体问题”被感知,个体因此会对冲突产生情绪,冲突各方才会感到焦虑、紧张、挫折感和敌意。  意图是冲突产生的第三阶段,是掺杂在人们的感知、情绪和公开行为之间的,指的是人们决定按照既定的方式采取行动。学界常常从满足对方要求的程度(即合作)与满足自我要求的程度(即主张)两个维度来划分如下5种意图:竞争、协作、回避、迁就、折中。  行为是冲突过程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冲突将变为有形的。行为阶

8、段包括冲突各方的语言陈述、行动以及反应等。细微的分歧或误解、公开质疑或挑战对方、直白的口头攻击、恐吓和最后通牒、进行激进的身体攻击、公开试图击溃对方的行为等凸显冲突的不同激烈程度。  结果是冲突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冲突各方在行为与反应之间的交替会带�沓逋坏慕峁�。一般而言,冲突的结果表现为两种:一是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