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

ID:2667947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_第1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_第2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_第3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_第4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公益模式的转变,微公益成为了当下公益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高校作为发展微公益的新阵地,具有学生参与度广、可行性强等众多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公益活动,将高校校园建设成为微公益发展的新兴阵地,能够把小爱心汇聚成大力量,真正将微公益的温暖送到每一个人心中。中国2/vie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大学生;微公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ki.16723198.2017.02.032  1引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公益模式的转变。

2、传统的公益慈善模式,多半是集齐社会力量,捐助金钱与物资给需要帮助的人,那些大多是政府机构和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所采取的方式,而微公益的模式却是经由互联网传播,由普通社会大众发起的,是一个突出个体的公益形式,具有众多的“草根”力量,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广义的公益,其能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对向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国内部分高校微公益调查现状  通过前期的调查数据分析,在被调查对象中知晓或者是了解微公益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90%以上,大多调查对象开通了微博,但其中通过微博参加微公益活动的却仅占15%,这表明微公益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3、,因此如何调动人们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们在被调查者中发现,导致参加微公益人数少的主要原因是周围环境的不便,有很多人愿意参与微公益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微公益组织或是微公益平台,在此种环境下并不利于微公益的发展,而在大学生“线上+线下”微公益模式的探讨与研究中,我们就是要将重点放在如何搭建一个起点低、参与度高的微公益平台。  根据调查分析显示,微公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人们希望通过公开活动经费和活动内容等形式,使公益组织的各项活动公开、透明,以便随时且方便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公益模式造成了一

4、定的冲击,如何处理好传统与新型公益方式的关系,实现公益模式的良好转型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高校开展微公益的阵地优势  大学是一个汇集了众多高精尖人才的阵地,具有发展公益事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那高校作为发展微公益的新阵地,就主要具有了以下几大优势。  3.1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微公益的坚实基础  大学生作为接收新生事物的主要群体,能对公益模式的转变提出更多创新型的建议和思考,提升公益事业的质量。高校微公益能有效整合学校内部的人力、物资、信息、资金等多方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微公益活动,培养众多的公益服务者,形成以高校为中心,辐射

5、周边的新型公益发展模式,进而对全社会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3.2熟悉的网络操作运用是微公益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熟悉微博、微信、博客等不同网络形式的操作运行,对网络募捐、微博转发、在线呼吁等公益形式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出现了“一篇博客一粒米”等�S多感人的话题。此外,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与吸收也相对较快,促进了互联网微公益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3.3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微公益的强大动力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对社会的关注与认识也更加深入,他们希望借助一个平台来传递爱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群体。校

6、园微公益活动凭借其低门槛、参与度广等优势,恰好满足了学生内心行善向善的需求。微公益项目“小题大作”创始人王琛说,“微公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社会责任意识之集体觉醒,人们开始将眼光从狭小的“我”身上移开,而投向广大的其他社会个体,并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4西南石油大学特色微公益活动开展的路径探索  基于前文所述,西南石油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着力将校园打造成为微公益的新阵地,并在此方向上进行了以下多项特色性探索。  4.1利用校园新媒体对微公益事业进行线上宣传  在我校,除了学校官方微信,各学院、各大学生团体均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

7、,这类新媒体资源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往往一则微公益消息在短短几小时中,就会有上百次转发评论与上千次浏览量。除了及时性强,校园新媒体因为有其独立的运营团队,对于发布如募捐等微公益消息更为谨慎,因此比普通同学更有能力甄别微公益消息的真伪,从而消除一部分微公益捐赠者潜在的顾虑。  4.2将微公益理念融入课程体系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每一名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我校鼓励并且引导学生组建团队选择微公益主题相关课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担任城市交通志愿者,去往偏远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关心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等。在我校每年定期开展的社会实践培训

8、专题讲座中,辅导老师会强调:暑期社会实践不是为了旅游,不是为了挣取学分,更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应当将社会实践作为一次为社会贡献微薄力量的绝佳机会,此种理念也正是与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