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ID:26686193

大小:1.2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8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_第1页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_第2页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_第3页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_第4页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重庆市璧山大路中学姚兰干旱2011年5月21日,武汉,一位农民站在开裂的鱼塘地面上。受持续干旱影响,湖北武汉周边鱼塘出现大面积干塘,地面开裂。2011年4,5月,由于持续干旱,洞庭湖因干涸变成大草原。洪灾2011年6月9日晚至10日晨,湖北省咸宁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2006年7月16日,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湖南郴州成了一座水城。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环流(一)概念:具有热力环流近地面高空热冷低压高压高压低压地表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请思考:理想环流.swf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

2、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单圈环流此时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呢??1.假设①地表均匀;②地球不自转;③地球不公转(二).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要自转;③地球不公转,仍然会形成单圈环流吗?三圈环流.swf三圈环流低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气压带的成因分析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

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赤道低气压带(1个)0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风带的形成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2001年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时为什么选择自西侧的英国到东侧的法国?常年受西风控制英吉利海峡风带移动.swf气压带风带的的移动规律?请思考:3.假设: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要自转;③地球要公转,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图中可见,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就全球而言:夏季向高纬移动,冬季向

4、低纬移动。移动范围;5°----10°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A、B两处的气压带名称?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A、B两处的气流运动规律?上升、下沉◆C、D两处分别是什么风带?想象一下C、D两处盛行什么风向?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西南风、东南风1.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3.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的一支偏转

5、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DCAB5、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D.赤道低压带6、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极地东风D、②盛行西南风DA7、若此图为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位于赤道附近B、b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若在南半球则③处形成东北信风D、若在北半球则③处形成东北信风8、中国南极中山站(南极圈内)上五星红旗飘扬方向()A、东北B、

6、西南C、西北D、东南DC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