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ID:2668846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_第1页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_第2页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_第3页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_第4页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杏二陈汤化裁治疗咳嗽经验介绍【关键词】二陈汤;咳嗽;中医疗法多年来,笔者临证以前杏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获得满意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咳嗽多因痰或肺气不利而致,与肝、脾、肾有关,尤其与肺脾关系最为密切,正如《素问·咳论》所谓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均可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咳。外感咳嗽属邪实,外邪犯肺,肺气不利,变津为痰,故咳;内伤咳嗽属虚实夹杂,多因湿阻中焦,水谷之精不能养肺,聚生痰浊,上干于肺,久则肺脾气虚,气不化津,更易生痰,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

2、痰之器”。其中,痰浊阻肺为病之标,脾湿生痰为病之本,故临床中,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常相互为病,因果相关。  2方药组成临证止咳宜分清寒热、虚实,标本同治。具体可以健脾燥湿、理气和中之法治其本;以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之药治其标。笔者临证以俞慎初的“前杏二陈汤”为基本方,药由前胡、杏仁、陈皮、半夏、茯苓、紫菀、款冬花、浙贝母、桔梗、甘草组成,全方具有理中燥湿、宣肺止咳之功。因肺失宣降,气逆则咳,故宣肺止咳为治咳关键。前杏二陈汤中桔梗开宣肺气;前胡、杏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宣降相伍,以利肺气;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与杏仁相配,一散一降,善清

3、肺中痰热;紫菀、款冬花二药为伍,止咳化痰效佳,为治“标”之药;二陈汤长于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乃治“本”良方。综观全方,药味平和,不温不燥,宣肺不忘降气,除痰兼顾标本,使肺气得以宣降,痰湿得以尽除,则诸症愈、咳嗽止。  3典型病例  3.1风寒袭肺  案例1:患者,女,27岁,2008年3月16日诊。咳嗽2d,咳声重浊,咯痰稀薄、量少,鼻塞,流清涕,伴头痛无汗,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处方:荆芥8g,防风8g,前胡10g,杏仁8g,陈皮6g,半夏9g,款冬花8g,浙贝母10g,桔

4、梗6g,辛夷8g,蔓荆子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3剂而咳止。  按:本案处方是以基础方去紫菀、茯苓,加荆芥、防风、辛夷、蔓荆子。因紫菀长于化痰、茯苓利湿,而本案患者以咳为主,且痰量稀少,故去紫菀、茯苓。方中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蔓荆子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3.2风热犯肺  案例2:患者,男,35岁,2008年9月7日诊。咳嗽较剧,连续不断,痰黄质粘,不易咯,咽红,口干,纳可,二便调,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处

5、方:桑叶8g,菊花8g,前胡10g,杏仁8g,陈皮6g,半夏9g,款冬花8g,桔梗6g,浙贝母10g,枇杷叶8g,黄芩6g,玄参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3剂而愈。  按:本方以二陈汤燥湿化痰;加桑叶、菊花疏散风热;前胡、杏仁宣肺降气止咳;玄参凉血利咽;枇杷叶、黄芩清热豁痰。虽然方中黄芩清热解毒效佳,但用量不宜过多,因其性苦寒,寒性凝滞,药量过多则痰凝更甚,愈不易咯。款冬花、桔梗、浙贝母清热润肺豁痰。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3.3风燥伤肺  案例3:患者,女,26岁,2007年6月29日诊。咳嗽短促,干咳无

6、痰,时有咯痰、量少,口干,咽痒,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证属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处方:百合15g,桑叶8g,薄荷叶6g,北沙参10g,桑白皮10g,前胡8g,杏仁8g,陈皮6g,半夏8g,浙贝母10g,桔梗6g,蝉蜕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5剂而咳止。  按:本案以基础方加桑叶、薄荷叶疏风解表;百合、北沙参、桑白皮滋阴润燥、清肺泻热;蝉蜕疏风利咽、收敛肺气。此类患者若肺阴亏耗明显,亦常与生脉散合方,其滋养肺阴之效颇佳;若肺热壅盛明显者,常与泻白散合方,并以桑白皮、地骨皮为主药,重在清泻

7、肺热;若患者口干较甚,加天花粉、玉竹、天冬等养阴生津。  3.4痰浊壅肺  案例4:患者,女,25岁,2008年3月12日诊。患者咳嗽1周,痰多、不易咯,咳声重浊,痰出咳平,色白质粘,纳少,二便调,舌质稍红,苔白微厚,脉滑。证属痰浊壅肺,肺失宣降。治宜燥湿化痰、宣肺止咳。处方:茯苓12g,陈皮6g,半夏9g,桔梗6g,杏仁10g,前胡10g,浙贝母10g,紫菀8g,款冬花8g,桑白皮8g,白前9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5剂而愈。  按:本案患者因痰白量多,故以基础方加白前降气化痰;桑白皮有清热涤痰之功,痰逐则诸恙除。此类患者若

8、伴胸痛、胸闷不舒者,加瓜蒌皮、枳壳、厚朴、郁金、丝瓜络等宽胸理气、和络止痛;伴喘者加蜜麻黄、葶苈子、紫苏子、莱菔子等宣肺平喘;喘甚者加旋覆花、山茱萸等降气平喘、补肾纳气;痰热互结,痰黄如脓者,加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