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

ID:26700299

大小:2.54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28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_第1页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_第2页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_第3页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_第4页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_第5页
资源描述:

《宝石学速成5第五章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一、人工宝石的有关概念人工宝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于制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合成宝石:部分或完全由人工制造的、有天然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材料,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和与其相对应的天然宝石基本相同。人造宝石:由人工制造的、没有天然对应物的晶质和非晶质材料。二、从熔体中结晶宝石从熔体中结晶合成宝石的基本过程:→→→→→包括:a)焰熔法b)晶体提拉法c)冷坩埚法粉末原料加热熔化冷却超过临界过冷度结晶1.焰熔法(维尔纳叶法)(1)基本原理焰熔法是从熔体中生长单晶体的方法。其原料的粉末在通过高温的氢氧火焰

2、后熔化,熔滴在下落过程中冷却并在种晶上固结逐渐生长形成晶体。维尔纳叶法合成装置焰熔法合成装置:维尔纳叶炉供料系统燃烧系统生长系统下降系统(2)合成工艺(3)焰熔法合成宝石的品种焰熔法合成宝石的品种主要有:合成红宝石、合成蓝宝石、合成星光红宝石、合成星光蓝宝石、合成尖晶石、合成金红石、人造钛酸锶等。(3)焰熔法合成宝石的识别特征a.原始晶形焰熔法合成的宝石原始晶形都是梨形。而天然宝石的晶体形态为一定的几何多面体。b.包裹体和色带合成红、蓝宝石中常可见气泡和未熔粉末出现,一般气泡小而圆,或似蝌蚪状;可单独或成群出现;合成尖晶石中气泡和未熔粉末较少

3、出现,偶尔出现的气泡多为异形。c.弧形生长纹红宝石中常常为细密的弧形生长纹,类似唱片纹;蓝宝石中色带较粗而不连续;黄色蓝宝石很少含有气泡,也难见色带。合成尖晶石很少显示色带。d.吸收光谱合成蓝宝石的光谱见不到天然蓝宝石通常可以见到的蓝区的吸收,或450nm的吸收带十分模糊。合成蓝色尖晶石显示典型的钴谱(分别位于540、580、635nm的三条吸收带),天然蓝色尖晶石显示的是蓝区的吸收带,为铁谱。e.荧光合成蓝宝石有时显示蓝白色或绿白色荧光,天然的为惰性;合成蓝色尖晶石为强红色荧光,而天然的为惰性。合成红宝石通常比天然红宝石的红色荧光明显强。f

4、.异常双折射;合成尖晶石的斑纹状消光现象。合成星光刚玉与天然星光刚玉的区别合成星光刚玉天然星光刚玉内含物大量气泡和未熔粉末;金红石针极其微小,难以辨认;弯曲色带明显各种晶体包体、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金红石针较粗,易识别;直角状或六方色带星带外观特征星光浮于表面,星线直、匀、细,连续性好;中心无宝光星光发自内部深处;星线中间粗,两端细,可不连续;中心有宝光焰熔法合成尖晶石与天然尖晶石的区别合成尖晶石天然尖晶石A.内含物包体少,偶有气泡,形态狭长或异形;色带少见,仅见于红色尖晶石中气液包体常见晶体包体:尤其是八面体形色带少见B.折射率1.727

5、,红色尖晶石1.7251.714-1.718,高铬的红色尖晶石:1.74镁锌尖晶石: 1.715-1.80锌尖晶石:1.80C.相对密度3.63,红色尖晶石:3.60-3.66;仿青金岩的烧结蓝色尖晶石:3.523.60D.光谱蓝色者:Co谱,540,580和635nm处有吸收带;红色:红区只有一条荧光光谱线浅黄绿色:445nm,422nm线蓝色者:Fe谱,蓝区458nm有吸收带;红色者:红区5条—管风琴状荧光谱线(交叉滤色镜下观察)E.荧光无色者:SW下强蓝白色;蓝色者:SW:红色或蓝白色红色:红色荧光无色:惰性蓝色:惰性红色:红色荧光F.

6、正交偏光镜斑纹状消,红色尖晶石例外全消光2.晶体提拉法(丘克拉斯基法)(1)基本原理提拉法是将构成晶体的原料放在坩埚中加热熔化,在熔体表面接种晶提拉熔体,在受控条件下,使种晶和熔体的交界面上不断进行原子或分子的重新排列,随降温逐渐凝固而生长出单晶体。用于合成蓝宝石、红宝石、钇铝榴石、钆镓榴石、变石和尖晶石等重要的宝石晶体。(2)晶体提拉法工艺①加热系统②坩埚和种晶夹③传动系统④气氛控制系统⑤后热器(3)提拉法合成宝石的识别特征①弧形生长纹提拉法生长的宝石晶体,由于提拉和旋转作用,会产生弯曲的弧形生长纹,但不如焰熔法明显。提拉法合成红宝石的弯曲

7、生长纹②气泡提拉法合成的晶体,都会含有气体包体,且气泡分布不均匀。提拉法常可见拉长的或哑铃状气泡。③金属包体提拉法合成的宝石是在耐高温的铱、钨或钼金属坩埚中熔化原料的,所以可能含有金属包体。④未熔粉末:提拉法生长的宝石晶体原料在高温下加热熔化,偶尔可见未熔化的原料粉末。⑤杂质包体:由于原料不纯或配比不当,可对熔体造成污染,形成晶体的杂质包体。3.冷坩埚法(1)基本原理冷坩埚法仅用于生长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由于立方氧化锆的熔点很高,没有适用的金属坩埚,而是采用原料本身作坩埚,使其内部熔化,外部冷却形成一层未熔壳,起到坩埚的作用。熔化的材料在熔体

8、温度逐渐下时结晶。(2)冷坩埚壳法工艺1熔壳盖;2石英管;3通冷却水的铜管;4高频线圈(RF);5熔体;6晶体;7未熔料;8通冷却水底座冷坩埚法的冷却管和加热装置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