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ID:26819054

大小: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汇编第4卷第1期中国食品学报Vol.4No.12004年3月JournalofChineseInstitut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Mar.2004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2)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能王江海袁建平刘昕(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75)摘要近年来,大豆对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豆尤其是大豆胚轴富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多种植物雌激素,主要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摄入富含大豆异黄酮饮食的人群,其乳腺癌、

2、前列腺癌、结肠癌、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较少摄入大豆异黄酮的人群。大量的近期研究结果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保护心血管和防止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大豆异黄酮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天然功能性健康产品具有诱人的市场前景。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保健功能文章编号91资料汇编1大豆异黄酮的抗癌作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等癌症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1~3],亚洲人群患乳腺癌的危险明显较低[3]。大量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可预防激素依赖型癌症及相关疾病[4]。作为植

3、物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雌激素受体的作用,能抑制乳腺的增生与分化,达到预防乳腺癌发生的目的[5]。大豆异黄酮不仅不会刺激子宫内膜细胞的增生,还能抑制雌激素对乳房和子宫内膜细胞增生的刺激作用[1]。大豆异黄酮对初期的良性前列腺肥大、可能发生癌变的前列腺疾病或早期的前列腺癌有抑制和治疗作用[6],幷能有效抑制源于前列腺的副性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7],及对老鼠前列腺和精囊浸润癌有抑制作用[6]。大豆异黄酮通过对HER-2/neu基因的直接作用而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8]。仅在部分人群肠道内产生的大豆黄素代谢产

4、物马雌酚,具有比染料木黄酮和大豆黄素更高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摄入大豆异黄酮幷能在体内产生马雌酚的人群,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更低[9]。马雌酚的产生与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表明,在能产生马雌酚者的体内,存在非常有益的激素分布[10],证明马雌酚能参与雌激素的代谢过程,而雌激素的代谢对乳腺癌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在体内可通过两条竞争性代谢途径,产生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特性的代谢产物,一个是可降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弱雌激素2-羟雌甾酮,另一个是可与雌激素受体形成共价键且具有遗传毒性的16a-羟雌甾酮

5、。研究发现,马雌酚能影响雌二醇的代谢幷能提高代谢产物2-羟雌甾酮与16a-羟雌甾酮的比值,因而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11]。马雌酚通过影响内原激素的水平和雌激素的代谢过程,可显著减少与性激素相关癌症的发病危险[10,11]。此外,马雌酚对良性和恶性前列腺上皮细胞有直接的抗增生作用[12];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与雌激素作用机理无关的抗癌活性,如抑制酪胺酸蛋白激酶、DNA局部异构酶和核糖核蛋白体S6激酶活性、抑制血管生成、抗氧化特性和诱导癌细胞分化等[13]。大豆异黄酮对可调节细胞多种活性的蛋白质酪胺酸激活酶具有

6、抑制作用,通过其多效性分子机理反作用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细胞侵入、转移和雕亡过程,幷通过调节与细胞周期和雕亡稳态控制相关的基因,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2,6]。由于具有抑制蛋白质酪胺酸激活酶的活性,故大豆异黄酮能阻止骨肉瘤中对癌细胞增殖极为重要的葡糖胺聚糖和91资料汇编--中国食品学报2004年第1期91资料汇编91资料汇编蛋白多糖的合成幷呈量效关系[14]。此外,大豆异黄酮对细胞色素氧化酶CYP1A1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由CYP1A1引起的与环境毒性有关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致癌危险[15],特

7、别是患肺癌的危险性。大豆异黄酮通过直接淬灭活性氧或间接抗炎而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能显著抑制由紫外光照射所引起的氧化过程,幷能抑制皮肤中过氧化氢和丙醛的产生及表皮、肝脏、脑和脾脏中8-羟基-2’-脱氧鸟苷的生成,从而抑制紫外光的致癌作用[16]。大豆异黄酮能降低人体DNA的氧化损伤程度可能是异黄酮的防癌机理之一[17]。2大豆异黄酮调节血脂及保护心血管作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9年10月就已正式将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推荐作为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以减少患冠心病危险的健康食品[4]。美国FD

8、A建议,每天摄取25克大豆蛋白(约含0.2%大豆异黄酮)能使血浆中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10%左右[1]。研究证明,大豆异黄酮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浓度[18]。且降低效果与血浆初始胆固醇浓度有关,即对于血浆初始胆固醇浓度高的个体,其降脂效果显著[19],说明大豆异黄酮的降血脂作用对高血脂病人更为有效[20]。此外,大豆异黄酮还能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信使核糖核酸的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