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

ID:26820977

大小:385.1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9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学构想与主要话题杭州七中王淡宜2002年3月第四单元总体构想和课时安排总体构想:走近话剧系列课文话题走进话剧第四单元总体构想和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基础知识1戏剧冲突3戏剧语言3人物形象1单元小结1走近话剧学习目标:通过一定的话剧实践活动,总结归纳话剧(剧本)的基本要素。主要活动步骤1、自学有关知识短文,并通读本单元课文2、观看话剧《雷雨》录像3、以大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要求编写短剧剧本,并排演。4、用一课时请各组编剧介绍剧情,请导演归纳话剧(剧本)的基本要素。×××××××——《雷雨》和《茶馆》的戏剧冲突之比较

2、学习目标:通过分析《雷雨》和《茶馆》具体的戏剧冲突,说明两剧戏剧冲突的不同特点。主要学习步骤1、小组讨论、归纳《雷雨》主要的戏剧冲突,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2、交流、归纳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进行归纳3、以同样的方法讨论、归纳《茶馆》主要的戏剧冲突。4、讨论:《雷雨》和《茶馆》的戏剧冲突有何不同的特点?将讨论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作为本课话题的正标题。5、交流讨论结果6、作业:以本课话题为题,写一篇短评。无穷之意,尽在言外——简析《雷雨》人物台词的丰富内涵学习目标:找出若干人物台词的典型例子,说说其言外之意学习步骤:1、小组合作

3、学习,找出典型例子,讨论言外之意,并将其夹注在课文里。2、部分小组代表发言。3、其他小组补充;争论。4、课堂小结。准确幽默个性化——《茶馆》语言赏析学习目标:运用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学习步骤:一、以王利发的有关台词为例,赏析人物语言的准确1、找出王利发对难民、对巡警、以及对唐铁嘴说的有关台词,小组讨论,分析其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一特点,并将讨论的结果夹注在课文里。2、交流讨论结果。二、以常四爷和刘麻子的有关台词为例,赏析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学习步骤同上)三、举例说明本剧语言的幽默1、小组讨论,找出典型例子,分析其幽

4、默效果,并将分析要点夹注在课文里。2、交流讨论结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的语言风格之比较学习目标:反复朗读,读出两剧语言风格的差异,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学习步骤:1、分组自行朗读罗密欧和吴太太的部分台词,并推荐一名同学到班上朗读。2、部分代表朗读罗密欧的台词,全班进行评议。3、部分代表朗读吴太太的台词,全班进行评议。4、课堂小结: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两剧不同的语言风格,作为本课话题的正标题。道是无情却有情/道是有情却无情——我看感情生活中的周朴园学习目标: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运用课文中的材料,充分阐述自

5、己的观点活动步骤:1、课前公布辩题,学生自发形成两派观点2、选出辩手各四名3、用一课时按辩论的一般程序进行辩论4、教师做简要点评注: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自由辩论走进话剧学习目标:通过短剧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归纳一出成功话剧的关键因素第五单元总体构想和课时安排总体构想:感受古典戏曲系列课文话题古典戏曲欣赏第五单元总体构想和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中国戏曲常识1戏曲语言的音韵美1《窦娥冤》2《闺塾》1《长亭送别》1《长亭送别》《哀江南》单元小结11感受古典戏曲学习目标:根据有关资料,说说古典戏曲的总体特点。学习步骤:1、观看有关图片资料,京剧或昆曲的

6、片段。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流转跌宕——古典戏曲曲词的音韵美学习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曲词的节奏和韵律学习内容:《窦娥冤》《长亭送别》《哀江南》的部分曲词学习方法:1、划划:划出韵脚、停顿、衬字、反复、对偶句、排比句、句式的变换等内容2、读读: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3、背背:部分曲词要求当堂成诵负屈衔冤感天动地—关于窦娥反抗精神的讨论学习目标:讨论窦娥屈打成招,负屈衔冤和她的反抗最终感动天地的原因。学习步骤一、联系有关情节,讨论窦娥屈打成招,负屈衔冤的原因。1、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2、交流归纳。二、

7、讨论:窦娥既已屈招,为什么还要反抗?她的反抗为什么能感动天地?学习步骤同前关于古典戏曲 浪漫主义手法的讨论学习目标:通过对《窦娥冤》有关情节的分析,探讨古典戏曲中浪漫主义手法的基本特征和运用这一手法的深层意义。主要步骤一、根据《窦娥冤》的有关情节,说明古典戏曲中浪漫主义手法的基本特征。二、请学生设想,如果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有关情节应该是怎样的。三、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这些情节。四、交流讨论结果。五、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发乎情而止乎理—《闺塾》中杜丽娘形象赏析学习目标:从杜丽娘含蓄、机巧的言行中分析作品蕴涵的人文

8、精神学习步骤一、从《闺塾》又称《春香闹学》切入。讨论:杜丽娘有没有闹学?1、小组讨论,从具体情节中找依据。2、交流讨论结果;争论。3、师生共同作出简单小结。二、联系有关背景资料以及《游园》,讨论:从作者对读杜丽娘的态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