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

ID:26831939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9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_第1页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_第2页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_第3页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_第4页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编辑ryw554318905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典型材料”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典型材料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程水镇地处城郊,总人口3.01万人,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年,我镇确定为全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示范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大力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逐步实现了“培养一人、就

2、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有效推进了农业转型、农村转变、农民转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安排(一)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领导班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工程”。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一户一产业工人”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二)建立了一套高效率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阵地,为“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建立了保障机制。配备了高标准的办公设施,同时保证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二是强化宣传,

3、为“一户一产业工人”建立了培训机制。积极参与上级培训。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村民参与市里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向广大中学毕业生及社会青年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职业中专教学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报名参加职业中专学习。三是强化考核,为“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建立了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机制。对完成任务较好的村组,年终给予优先评先评优,并适当给予奖励。(三)确定了一批高标准的培训基地。我镇具有城郊区位优势、蔬菜种植优势、渔业养殖优势和丹霞山水旅游资源优势。根据这些优势和特色,镇党委、政府决定

4、建立“五大基地”、打造“五大品牌”来抓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在江北工业园建立技工培训基地,打造职业培训品牌;在高牌村建立各类苗木培训基地,打造名贵苗木品牌;在文昌阁村建立水产养殖基地,打造生态渔业养殖品牌;在镜塘、上芬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在高升湖、香蜜湖、坪石、窑上和程江口建立丹霞风光城郊旅游休闲基地,打造旅游休闲品牌。二、坚持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当作第一位的任务来落实(一)确保群众“想来学”。要抓好“一户一产业工人”工作,首先要明白群众需要什么,想学什么。一是加

5、大宣传力度。将市里的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把《致全镇人民的公开信》、《XX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有关政策解读》及各类就业、务工信息分门别类发放到群众中,上半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去年上半年程水镇对全镇每家每户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群众培训需求,认真填写调查表格,对“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安排部署。(二)确保群众“学得到”。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企业用工需求、人才就业需求和城乡居民增收需求的四大需求,发挥我镇企业多的优势,把培训课堂搬到生产车间,把“生产

6、线”当做“教科书”,在镇政府开展了多种培训,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实用。(三)确保群众“干得好”。我镇以江北工业园为依托,厂矿为基地,以让群众掌握技能并致富为目标,与各企业主签订了各类协议,不断优化务工环境,务求让群众“干得好”。一是建立了本地技工优先就业制。二是建立了务工人员信息回访制度。三是建立了企业用工培训制度。通过各种培训,程水镇在XX市举办的首届职业技能比武中,获农民计算机组二等奖1名,电焊工组三等奖1名。三、坚持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当作第一位的目标来完成(一)转变了职教观念,

7、打造了职教品牌。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家长走出“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企业从“重员工使用”转向“重员工培训”,形成“人人关心职业教育、个个参与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按照“体现地方性和行业性”的原则,结合我镇特色产业,科学开展水产、蔬菜、苗木、育秧、旅游、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专业技术培训品牌。(二)培训了一批群众,安排了一批就业。针对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水产、蔬菜、苗木、育秧、礼仪礼节、服务技能等培训,既提升了群众的理论素养,也提升了群众实用技能。今年,共开展培训28期。主

8、要是为本地园区企业对口输送产业工人1500多人,实现了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全镇新增就业20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63人,转移到园区企业就业1500人,带动了865户家庭增收致富。全镇人均gdp13.57万元,同比增长20%。(三)带动了一批企业,发展了一方经济。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我们大力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产品质量与效益大幅上升。通过“一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