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

ID:2683540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_第1页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_第2页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_第3页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旅游非优区的界定以及特征分析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

2、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

3、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

4、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

5、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

6、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1][2]下一页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

7、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