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ID:26839061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_第1页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_第2页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_第3页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_第4页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具体做法是: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处理得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和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

2、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相遇问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早上,韦晓栋和蒋昊达分别从学校东西两头向校门口走去。韦晓栋每分钟走50米,蒋昊达每分钟走40米,两人同时走了3分钟。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想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积极动脑,纷纷举手发表各自获得的许多信息,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二、融入生活,理解新知在新知教学时,如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实例,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渠道,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激

3、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找来一些牙膏盒、化妆品盒、墨水瓶盒、笔盒等,用手触摸一下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利用教具问学生:这些立体图形用手能摸到的有几个面?这些面都在长方体的哪个部位?是表面还是内部呢?从而揭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也是让学生将自己找来的一些立体图形分别摆到桌面上来,认真观察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得出体积的含义。这样,既加深了对表面积和体积意义的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三、回归生活,深化新知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

4、,要让他们懂得“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如我在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24厘米、宽2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切割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块小长方体,这三块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学生看到题目后,不知怎样解答。针对这一题目,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些罗卜,把萝卜

5、削成一个长方体,然后亲自动手按要求切一切。学生通过操作并讨论,得出了结论:按切割方式的不同,有三种情况,表面积分别增加了288平方厘米、576平方厘米和1152平方厘米。四、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传统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研究表明: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

6、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的新课教学时,我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情境来引入,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的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相反,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创设想

7、象情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当然,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地,而创设情境只是一个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从教多年来,我深切体会到: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应让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