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ID:2683942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张晓丽李建春 薄爱华牛书雷【关键词】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受多基因的调控,但其生物学特性至今尚未清楚。目前已发现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等因素与乳腺癌有关,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在乳腺癌的表达及相互作用,对揭示乳腺癌发生防治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于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

2、科,中医院外科,第五医院外科手术切除乳腺腺瘤标本24例,年龄18~51岁,平均(31.80±18.69)岁,乳腺癌标本55例,年龄32~72岁,平均(55±10.73)岁。病例均为女性。  1.2切片制备将新鲜标本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24h),常规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5μm。其中部分切片用于苏木素尹红(HE)染色和病理诊断,另一部分切片37℃储存,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鼠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cl2、兔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剂均购自北京

3、金杉生物公司,染色程序严格按照试剂盒规程操作,阳性对照为已知Bcl2和VEGF阳性乳腺癌切片,阴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  1.4结果判定Bcl2、VEGF阳性细胞均为棕黄色,前者分布于胞浆和核膜上,后者分布于胞浆中。10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超过5%者为阳性病例;阳性细胞少于5%者为阴性病例。  1.5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四格列表法。  1.6结果Bcl2基因表达产物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胞浆和胞膜中,呈棕黄色颗粒,而VEGF成黄色颗粒,胞浆着色。Bcl2、VEGF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45.83%(11/24)和29.17%(7/24),明显低于

4、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40/55)和56.36%(31/55)〕(P<0.05)。在乳腺癌中,Bcl2和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2.86%(29/35)和61.76%(21/3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5%(11/20)和38.10%(8/20)〕(P<0.05);在乳腺浸润性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6.19%(32/42)和60%(24/40),与非浸润性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1.54%(8/13)和22.86%(7/15)〕无差异;在≤45岁组阳性率分别为68.78%(11/16)和50%(8/16)与46~59岁组〔76.7

5、6%(23/30)和61.29%(19/31)〕和≥60岁组〔66.67%(6/9)和50%(4/8)〕无差异(P>0.05)。Bcl2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经4个列表统计分析处理无明显相关性(P>0.05)。  2讨论  研究表明凋亡和血管生成在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1,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伴随着细胞异常增殖,而且与正常的细胞凋亡缺陷有关,Bcl2基因就是一种抗细胞凋亡基因,它通过变更或移位表达增强〔3〕,表达产物抑制各种理化因素所诱发的细胞凋亡。国外研究发现Bcl2基因产物在胃癌、肾癌、乳腺癌、淋巴造血组织及神

6、经胶质瘤中均有表达〔4〕。本实验提示Bcl2在基因水平参与肿瘤发生过程,且其发生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提示可能与肿瘤进展及预后有关。  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肿瘤组织内新血管生成,它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不仅向肿瘤提供充分的营养,同时也向机体输出肿瘤细胞,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5〕。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是刺激肿瘤形成的最关键因子,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VEGF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血管渗透性并具有旁分泌和自分泌功能〔6〕。乳腺癌转移主要通过淋巴系统,淋巴结受累程

7、度是本病的一个关键性预后因子。陈雪松〔7〕等研究表明,VEGF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VEGF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后判断指标。  Pidgeon等〔8〕在研究人和鼠的乳腺癌细胞中发现,VEGF不仅促进血管生成,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且还是肿瘤细胞生存因素。Biroccio等〔9〕研究发现肿瘤细胞Bcl2的过表达及缺氧,在调节VEGF表达是有协同作用,可促进乳腺癌新血管生成。VEGF能够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间接促进肿瘤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