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

ID:2684562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_第1页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_第2页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_第3页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_第4页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部性视角下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摘要:以“双元制”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为德国成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推动了该国制造业的成功和经济腾飞。企业积极投资技能教育、参与学徒培训成功地解决了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搭便车”问题,因而被其他国家广泛研究和采纳。文章从外部性理论剖析德国企业投资技能教育行为以及现代学徒制,以期对我国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中国3/vie  关键词:外部性;内生化;德国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主要模式。被主要�l达国家尤其是德国普遍采用甚至成为学习典范。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德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

2、的技能劳动者,“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为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技能型人才供给的主要渠道主要包括三条路径:一是通过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二是企业、行业或社会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三是技术工人的“干中学”。上述三种途径均离不开生产过程的实践学习。然而恰恰是这一环节,企业、行业或社会做的不够细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成为了长期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德国的现代

3、学徒制不失为解决这一瓶颈提供了一种思路,但是现代学徒制从德国引进后在我国开展的并不顺利,一是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困难重重;二是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办学水平以及自身定位存在问题;三是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我国要推进学徒制必须解决好上述问题,但最根本和首要的是解决好企业培养学徒所引致的外部性的内在化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参与热情。本文的目的是从外部性理论分析德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抛砖引玉。  一、德国现代学徒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展,是把学校职业教育

4、与岗位技能传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德国职业教育实践来看,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双元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DualSystem)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包括两个主体,一个是私人办的企业,另一个是国家办的学校,这两个主体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并分别承担经费投入的2/3和1/3。该种职业教育制度的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受国家法律约束,依据职业的不同,学习年限一般分为2年、3年或3.5年三种,企业和职业院校分别负责学徒的职业技能传授和理论教学,二者在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

5、场所等方面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一般来说,受教育者首先需要与具有从事职业教育资格的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合同签订后,受教育者每周在企业学习3天~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1天~2天。“双元”制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地点、身份、师资、教学大纲、教育经费等方面,即受训者拥有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学习地点;受训者具备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受训者拥有实训和理论教学两类师资;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分别按照《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开展实施;企业培训采用实训教材,学校教学采用理论教材;培训教育经费分别来自企

6、业与国家、州政府两条途径;学习结业分别需要通过实训技能和专业知识两种考试。  二、德国企业对技能培训的投资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Externality)的产生是因为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对旁观者福利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即不需旁观者支付费用也不会给旁观者带来报酬或补偿。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成为负外部性;如果对旁观者带来有利影响,就成为正外部性。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通过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使用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概念。此后,庇古提出“庇古税”来解决外部性,科斯主张明晰产权解决外部性

7、。  企业对技能培训的投资具有外部性。由于企业培训的员工具有流动性,导致其他企业可以不用付费的使用被培训的员工,这成为企业培训外部性的来源。由于企业投资技能培训能够同时给投资者本人以及投资者以外的人带来某种收益,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因而作为“理性人”的个人和企业的分散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受过培训的员工很容易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这也成为企业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力市场时并不愿投资在职培训的逻辑起点。  德国企业投资学徒培训产生了明显的外部性。从成本来看,德国企业在学徒培训上投资巨

8、大,政府财政承担学徒费用的15%,而培训企业承担剩下的85%,每年将为学生支付约7300欧元。从收益来看,德国企业投资学徒培训对产业乃至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和学徒培训模式为德国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