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

ID:26854816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9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_第1页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_第2页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_第3页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_第4页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篆字形记号及记号字的分析古文字中有很多成分,这些成分既和字义没有联系,又和字音毫不相干,这样的成分就是记号。记号在汉字中大量存在,从古文字时代起常用的就有·、—、︱、八、十、×等几种。,我们从类型上分析将之分成四种,即填空记号、别形记号、指示记号和代替记号。随着字形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性质消失,许多汉字的声符失去了表音的功能。这样汉字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符号性质的文字,这就是记号字。论文关键词:记号,填空记号,别形记号,指示记号,代替记号,记号字,半记号字早在上世纪40年代,唐兰先生在其《中国文字学》一书中就提出了记号字的观点,1986年,裘锡圭先生在其《文字学概要》一书中再次提出这个观点

2、,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在本文中,笔者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试图对小篆做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二、小篆中常用记号分析通过分析《说文解字》中保留的小篆字形,我们把小篆中经常使用的记号分成四大类,即:填空记号、别形记号、指示记号和代替记号。下面我们逐一讨论这些记号。(一)填空记号填空记号在汉字早期使用较多,主要是加在字形结构比较空虚的地方,使字形看上去对称、匀称、美观,比如在长横上加一个短横,或者在圆形中间加“·”(以下称点)或“-”(以下称短横),这些记号没有任何语言意义,只起一个补充空缺,使字形结构稳定、充实、美观的作用。这样的记号就叫做填空记号。例如:“日”字,《说文解字》:

3、“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1]在古文字中“日”通常写作○,有时也写作⊙,在小篆中还写作一个椭圆中间加一个短横,这都不影响意义的表达,都是代表太阳。小篆中,常用的填空记号主要有:“·”、“-”、“︱”、“彡”、“+”、“?”等几种。(1)用“·”的。点在小篆中是一个经常使用的填空记号,主要加在方框形、圆形或较长的竖线中间。例如:“丹”,小篆写作“”,《说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2]许慎认为“丹”这个字是个象形文字。在古文中“丹”通常作“”,有时还写成“”,两种形体都表示同一个字,表达同一种含义,由此可见这两种形体中的点都是填空记号,在这些字中间

4、的点有与没有都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只是起到一个填充空间、美化字形的作用。(2)“–”在小篆中,也是一个经常使用的填空记号。它经常加在一个较长的横的上面,使得整个字形的上半部分变得充实,起到美化字形的作用。例如:“瓦”字,小篆写作“”,《说文解字》:“土器以烧之总名,象形。”[3]按许慎的解释“瓦”是个象形字,应该是象屋瓦的形状。那么“瓦”字中间的那个短横就应该是个填空记号,加上它,只是让这个字看上去更漂亮一些,与表意无关。(3)“︱”也是小篆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填空记号,经常用在一个字形下面竖线的两边,起到使字形重心稳定、结构紧凑的作用。例如:“保”字,小篆写作“”,许慎解释为“养也”[4

5、]。根据这个解释分析字形,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子”,表示大人抚养儿女。后来由于“子”的下方过于空虚,就在下方加上两条竖线,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右边的“子”变成了“呆”字,就成为现在的这个写法。小篆中,除了一笔写出的填空记号以外,还有用几笔写出的。最常见的有“+”、“?”。(1)用“+”的。“+”形在小篆中主要用在比较大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结构中,起填充作用,使字形饱满、充实。例如:“果”字,小篆写作“”,《说文解字》:“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5]所谓“象果形”就是指“果”字上面的“田”字。上面的“田”字表示果实,下面的“木”字表示树木,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树木的果实”

6、这样的含义。本来表示果实,仅画个圆圈就可以代表了,但是古人在圆圈的中间加上“+”形,将中间填实,就使其美观[1][2][3][4]下一页了。(2)加“×”的。“鬲”字在小篆中写作“”,《说文解字》:“鬲,鼎属实五??斗二升曰鬲,象腹交文三足。”[6]由于“鬲”中间空虚所以就在中间加一个“×”,使得中间的结构充实。(二)别形记号汉字中,有些字的结构相似,为了把这些字区分,就在这组字的某一字形上加上记号,把这些相似的字区分开来。这种区别不同字的记号就是别形记号。例如“兀”和“元”,“兀”字在小篆中写作,《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7]“元”字在小篆中写作,《说文

7、解字》的解释是:“始也,从一从兀。”[8]比较分析这两个字的字形可知,“元”字上面的那个短横起初只是加在“兀”字上面的填空记号。所以,“兀”字就是“元”字的古文,后来便把加短横的“元”字和“兀”字区别开来,并赋予“元”字新的含义。再比如“丂”和“亏”,“丂”字在小篆中写作“”,《说文解字》:“气欲舒出ㄅ上,碍于一也。”[9]“亏”字在小篆中写作“”。《说文解字》:“于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10]这两个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