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

ID:26859266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_第1页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_第2页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_第3页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_第4页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阻力,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变革机制、传统学校角色的根深蒂固及学校变革能力的缺乏。要走出课程改革的困境,需要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亲程变革模式相结合,实施转型的学校领导,发展变革性质的教师文化,超越学校范围的课程变革。关键词:课程改革;外围;中心;重心转移;动力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人全面铺开阶段,此次课程改革以全新的哲学观、心理学观、社会学观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始了我国教育实践的新旅程,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学校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

2、机构,在其中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扮演何种角色是关系到此次新课程改革能否深入持久进行的关键。一、从中美课程改革之比较谈起20世纪的美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以杜威为首的进步主义的课程改革和以布鲁纳为首的“学科结构运动”。比较这两次重要的课程改革.除了具体主张上的分歧之外,其变革过程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的领导者或机构主要是教育专家、学者或校外科研机构;二是都以特定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三是都以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改革的结合点;四是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反思美国这两次课程改革,都是通过教育理想对实践进行的

3、改造,当理想与实践缺乏相互的适切性时,作为教育实践重要阵地的学校就把外来的变革阻挡在学校围墙之外,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美国20世纪两次重要的课程改革所出现的尴尬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开始逐步出现。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与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发起主体主要是政府,其具体的执行者是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改革依据很多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思想;改革是在适应2l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的。尽管此次课程改革是政府强力推行的,在发起之初做了踏实的理论研究工作,实施布局按照由点到面的原则逐步铺开,也为提高教师的新

4、课程实施能力进行了上岗培训,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类似于美国课程改革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形式上迎合改革浪潮,做实施新课程的表面文章,而学校的具体工作、教师的真实课堂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这种现象在具有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实践表明,新课程理念并没有被学校和教师真正接受,为新课程所做的大量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被消解了,学校仍然以它惯有的传统模式固守着“自己的封地”。二、问题之根源: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缺乏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出现了相同的命运,这其中必然具有改

5、革本身存在的问题。美国学者反思两次课程改革所遭遇的挫折时,都把眼光聚焦在学校的变革上,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有效学校运动。同样,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困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变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去发现学校固有的不足。1.自上而下变革模式对学校的控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由政府发起的,并处于政府强大的行政领导与监督之下,以宏伟的改革蓝图指引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但这种仅仅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力来达到对教育基层的改革,尤其是对学校这样一个具有较大创造性的工作领域的变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必然遇到来自基层对变

6、革的强大阻力。富兰也指出,集权过分强调控制,这种变革是行不通的,尤其是面对复杂的机构时情况更是如此。这种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变革机制使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施者处于隔离状态。在这三者缺乏必要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实施者的工作达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理想是不太可能的。2.保守的学校角色根深蒂固我国传统学校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府职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公办学校垄断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近年来民办学校有所发展,但公办学校仍然是我国学校的主体。公办学校的特点在于:政府出资兴办学校;政府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学校;学校完全按照政府

7、拟定的教育目标、指定的教材和教学要求进行施教;政府从学校管理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规定了具体的执行标准;学校接受政府的统一考评等。显然,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对学校统得太死,学校缺乏自主权,成为执行政府指令的职能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逐步建立起传统的特质:学校的管理是坐等上级指令的被动管理;学校的教学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执行的程序化工作;学校成员之间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学校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圣殿”,是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定场所。稳定、保守、被动是传统学校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当外界的变革力量突然施加到传统学校之上时,学

8、校还没有做好应变的准备,不能对外来的刺激做出适切的反应,其必然根据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固有机制对外来的变革进行反应,从而使新课程改革始终在基层学校围墙之外徘徊、在学者笔头徜徉、在学校评比中作为点缀,而学校的实际工作、教师的实际教学却很少做出应有的改变。3.学校变革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