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真实的写作”

回到“真实的写作”

ID:26866214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回到“真实的写作”_第1页
回到“真实的写作”_第2页
回到“真实的写作”_第3页
回到“真实的写作”_第4页
回到“真实的写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到“真实的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到“真实的写作”李卫东李海林老师由一位写作较差的学生写出一篇文从字顺、情真意切的情书论及“真实的写作”,并梳理出“真实的作文”的三条含义: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并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其实不止这位写情书的学生,在不少学生身上可能都发生过这种写作的“分裂现象”,即:有些情境下的写作是自觉自为,写得酣畅淋漓,陶醉其中不觉其苦;而更多的时候面对文题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凑些文字了事。究竟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真实的写作”对于中学写作教学有何意义?我们依此能够做些什么?一、目的与对象:写作与生活的真实关联在深入展

2、开讨论之前,先来转述一个教学案例。案例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学研究学院的苏珊.弗罗里欧撰写的,题目是<死亡者信件之症结:对写作教学的社会观)。该案例的核心部分叙述了苏珊。弗罗里欧和她的伙伴们到一个二年级教学班持续一年进行课堂观察的情景,同时还使用了一个文学故事。“故事”来源自荷曼.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利比>:最初,巴特利比的工作是阅读信件并进行分类,这是一些死人的信件,因而不能送出去。之后他当了一个律师的文稿抄写员。经过了那么多年从事与人隔绝的无意义的工作后,当律师叫他从事一些写作任务时,他的唯一反应就是回答说“我宁愿不”。课堂观察的情景在案例中叙述得更为详细。

3、苏珊.弗罗里欧和她的研究伙伴一直密切关注密歇根中部某学校的一个二年级班级的课堂情况,该班的教师是富兰克太太,“这个班很出名,因为那里的孩子进行大量的写作,在那儿也可以感受到社区的感觉”。富兰克太太的教室与一般教室最大的不同,就是刚进入教室“你会看见另一个小型社区,孩子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叫‘贝特伯尔格’”,“贝特伯尔格的与孩子一般大小的厚硬纸板似的建筑物占据了教室的大部分空间”,这些建筑设施包括一个社区应该具备的所有设施:执法部门、文化活动、商业、福利,当然还有对于学生们的写作非常重要的邮政系统。学生们作为贝特伯尔格的居民也作为学习者,在进行社会生活的同时还伴随着这种

4、生活的写作,使用最多的写作样式就是“书信”。比如贝特伯尔格正在开一家商店,学生们需要购货在商店里出售,为了有钱可赚,他们必须以批发价购买货物,于是学生们就给生产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和糖果的厂家写信。”尽管不熟悉具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的拼写、标点和句型结构,但这些学生仍然从事这种复杂的写作活动,而且很有说服力,他们必须让读者对在贝特伯尔格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正如小孩学说话一样,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了本事”。“在贝特伯尔格,通过写信的方式从事如此复杂的社交和语言活动很平常。在数月的课堂观察中,几乎每天都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写信活动。”下面是学年末观察者采访学生的一个片段:采访者

5、:我想了解你们在今年都写了些什么。学生甲:嗯,我们写了到我们商店的人。学生乙:写信。学生丙:哦,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写信。学生丁:我们的邮局会收到这些信件。是的,贝特伯尔格邮局外面的邮箱和粘在学生们课桌上的邮箱确保了信件能够寄出教室,学生能够收到信件,信件能被正式登记。因此才有学生说:“我用自己的语言,不抄袭别人的。我学习写好信,学得越多,语言就用得越好。”在贝特伯尔格,“写作是个人用纸和笔的个体努力,也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而且,写作发生在社区里。忽视这些特征的写作教学冒羞让学生写出死亡者信件而非真正交流的危险”。苏珊。弗罗里欧在案例中使用“死亡

6、者信件”的故事,是把它当作“隐喻”来使用的。在她看来,学生的写作困难与抄写员巴特利比的“失常”有着共同的“症结”一一无意义。当学生的写作没有面对真实的读者、情境和任务时,那他们写出的就是教师、自己以及所有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死亡者信件”,与生活中的任何人或任何事情不能发生真实的关联,无所归属,也就成为无意义的“写作”。富兰克太太写作教学实践的意义就在于不是让写作沦为纯粹的技术训练,而是成为生活本身。学生们在贝特伯尔格这个生活社区里,给爸爸、妈妈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写信,给生产商写信,“用自己的语言”写信,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且这种诉求和表达得到了“真实的读者”的反

7、应。富兰克太太的学生比巴特利比幸福,当然也比那些不知为谁而云也不知所云何终,挣扎在“死亡者信件”黑洞里的学生们幸福。正如苏珊。弗罗里欧这份案例的题目所示,苏珊.弗罗里欧考察富兰克太太的课堂是取一种写作教学的社会观,是把写作教学看作发生在更广阔社区的一种活动,或者说主要是通过信件的写作形式与社会生活、周遭的人和事发生真实的交往。写作作为一种交往,其指涉的对象世界应更为广阔。德国哲学家哈马贝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者可分别与不同的世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1.通过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言说,与作为外部世界的自然发生关系;2.通过对社会世界中事态的言说,与别的行为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