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

ID:2689891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_第1页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_第2页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_第3页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_第4页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德育教育也不放松心灵管理  在中国,德育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同时,德育也遭到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被虚化、表面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  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动心是德育的魂。一味地以规范行来触动心,那是法律,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改变,那才是德育。  德育不能只针对行为、只针对人。如果我们的德育只停留在人的行为层面,那么我们的评价就会停留在这个人是否善良、孝敬、爱国、遵守公德等标签上,对行为、对人总会有一些定性的味道;而当德育透过人的行为进入到心灵层面时,所有这些标签归根到底都与心灵有关。缺失的心灵是可以培植的,缺失什么就播种

2、什么,使之认同,最终内化,这才是成长性的。所以,真正的德育是根植在人的心灵层面之中的。心灵是德育最直接的对象,是德育工作的操作间和成品库。  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它的出处,学生的行为形成,开源在因,形成有因;我们要改变学生的行为,溯源有因,改变在因。而推动人的行为的根因就是心理。所以在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大的命题下,德育的心灵管理才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有效的教育。  德育的心灵管理和行为管理截然不同,前者旨在通过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方法与教育学深层交融,从新的视角诠释德育,它主要以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为探究点和操作点,以心理的改变与调适为归宿,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法之大成于一身

3、,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如果把心灵看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德育就是播种培植,就是刈草锄杂。  学生的心灵就是一片空地,最初播种什么可以由教师决定,但一旦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德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行为了。  道德是最高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最基本的维系链条,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就是把道德标准细化为种子,适时地播种。德育选取什么样的种子、播种什么样的种子是受社会制约的,是一个个社会的公约,是一个个人文的规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就是约束、就是规范。所以德育目标总是板着一副面孔,达到德育目标总是带有一些强制的意味,这是在所难免的。但问

4、题是德育的操作却有着广阔的空间。  德育播种什么我们不能遂性而为,但选择优良种子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把德育目标改变一种说法、改变一种叫法,把德育目标和人性拉得更近些。要让德育目标在心灵中软着陆,就要尽量使它们同质,那样的着陆才是和谐舒适的。有时候哪怕就是一种表面的改变,也会改变人的整个感觉。台湾省某小学的德育理念就是简单的4个字:心存善念,仔细想想,它又涵盖了我们多少的德育条条?善念是更加人性化的东西,是人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希望追求的美德,因此也是更容易被接受和内化的。  德育怎么播种我们是能够改变的。什么季节播种什么是农民最朴实也最简单的操作,而德育恰恰忽视

5、了这些。人总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德育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德育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不能颠倒次序,更不能一股脑儿地灌输。爱父母的教育和爱他人的教育、爱家的教育和爱国的教育是有次序的,不能倒置。如果连父母都不爱,怎能爱他人?如果连家都不爱,那么,说爱国也是假的。  道德有着最社会性的本质,因此,社会中的所有元素都可能成为德育的种子。道德的种子是庞杂的,它几乎散落在社会环境的整个空间,成为良窳不齐的文化元素。德育工作者如果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不能把握心灵的脉搏并42以此主导德育,我们的德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德育就会

6、经常处在不该播种的在播种,该播种的没播种的尴尬中。  当然,德育工作者不可能是全能全控的,在德育的心灵土地上,和农民种田一样,也会出现辛辛苦苦栽种的幼苗生长缓慢、杂草却很茂盛的情况。社会各种元素在心灵中的传播有时是很难控制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占据了学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的德育不仅要选择良种、精心播种,还要适时锄杂、修剪改变。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人的一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生。人只要活着、只要成长就要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处于快速成长中的学生。学生是一个成长速度最快的群体,他们的心灵是开放的,他们的分辨能力是较弱的,对于五光十色的社会元素,他们会一股

7、脑儿地接受,由着性子,由着喜好。他们的心灵往往是草苗丛生、杂念繁衍的。在心灵管理上,锄杂改变是学校德育的一大常态。  德育工作真的是无尽无休、无处不在的。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搞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德育的种子;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抓违纪,在学生的心灵上锄杂改变。教师每天都会面对学生很多很多的问题,也因此,许多教师总是被光火、挫败的情绪笼罩着。殊不知,教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一个心智尚不完善的群体。学生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学生有许多问题才是正常的,学生没有问题那才是反常的。更直白地说,教师要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就是许许多多的缺欠。  当然,当遇到学生的行为问题时,

8、我们要学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