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

ID:26902755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_第1页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_第2页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内科治疗田志宇宋喜明于琦李锦玉徐香云(黑龙江省医院150036)【中图分类号】R58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92-02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指由肾小管HCO3-重吸收障碍或H+分泌障碍或二者同时存在所致的一组转运缺陷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骨病及尿路症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毡括I型和IV型RTA)最为常见,占RTA患者的大多数。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即II型RTA),约占RTA患者的20%,绝大多数患者伴有Fanconi综

2、合征,主要表现为肾性糖尿、磷酸盐尿、尿酸尿、氨基酸尿等异常。1病因RTA系由多种疾病引起,可继发于各种肾脏疾病。除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外,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糖尿病、药物中毒(如中药关木通、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高血压病、肝硬化、甲状腺疾病(ti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遗传性疾病等。我国以慢性肾盂肾炎最为多见。RTA多为后天获得性,先天性RTA较少见。少数RTA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RTA,多为小管先天性功能缺陷,早期无肾

3、小球功能障碍,常同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诊断该型RTA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其诊断依据有:①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HCO3-小于21mmol/L,阴离子间隙正常;②尿pH>6.0;③尿、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小于20mmHg(2.67kPa);④HC03-排泄分数(FEHC03)—般正常或轻度增高。(1)尿pH及氯化铵(NH4CI)酸负荷实验:尿pH反应尿中游离的H+量,酸中毒时肾小管分泌H+增加,尿pH下降。一般血pH在7.35以下时,尿pH应在5.5以下。NH4CI实验是通过药物使机体产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来测

4、定肾小管排氢、制氨及重吸收HC03-的功能。①三日法:口服NH4CI0.1g/kg3天(肝病患者用CaCI2},第3天取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C02-CP)和血、尿pH,如血pH及C02-CP下降而尿pH>6则为阳性。此法有助于诊断远端肾小管酸中毒。②一次法:口服NH4CI0.1/kgl次,于服后3〜8小吋内,每小吋收集尿标本1次查尿pH,如pH>5.5则为阳性。(2)尿C02分压测定:反映集合管泌氢及维持H+梯度的能力。3治疗3.1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等原发性疾病及吋得以控制,则很多

5、患者RTA的症状可冇明显好转。3.2对症治疗3.2.1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的补充。对严重酸中毒患者,应静脉给予碳酸氢钠滴注,病情稳定后再改为U服碱性药物。I型RTA常伴奋尿枸橼酸盐排出增多,故可给予枸橼酸钠-枸橼酸合剂U服。应用该合剂对于减少肾结石的发生也冇益处。如出现肾功能不全,则尿枸橼酸盐排出减少,此吋以应用碳酸氢钠为宜。3.2.2电解质的补充患者如奋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或低磷血症等存在,应予补充相应的电解质及对症处理。补钾以口服枸橼酸钾为宜,但重症低钾患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钾溶液。3.2.3水入量的调节对水肿患者

6、,应当限制水、钠入量;对多尿患者,每昼夜的水入量一般不多于每昼夜尿量,以控制多尿症状。3.2.4利尿剂对IV型RTA高钾血症患者,可给予呋塞米(20〜100mg/d),布美他尼(1〜6mg/d>,或氢氯噻曝(25〜75mg/d)以增加钾排出,纠正高钾血症。3.2.5盐皮质激素IV型RTA患者可口服9-氟氢可的松,以增加H+和K+的排出,作为纠正高钾血症的辅助用药。3.3积极控制RTA的并发症3.3.1对肾性贫血,可给予红细胞生成素、铁剂治疗。3.3.2对肾性骨病,可给予活性维生素D3[包括1,25-(OH)2D3和l&alph

7、a;-(0H)D3]、钙剂等治疗。3.3.3肾性尿崩症辅助用药:多数肾性尿崩症患者在纠正低钾血症后即可获得完全缓解。对少数缓解不理想的患者,可选用下列辅助用药。(1)氢氯噻嗪:通过增加Na+排出,促使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增加近端小管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常用剂量为75〜150mg/d,分1〜3次给药。(2)抗醛固酮药:如螺内酯,对某些醛固酮增高者,奋部分疗效。(3)非逛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此类药属前列腺素抑制剂,对某些前列腺素水平过高的患者(如巴特综合征),可冇部分疗效。(4)垂体加压素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

8、应用于中枢性尿崩症,对肾性尿崩症疗效有限,奋些患者可短期试用。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主要具抗利尿作用,基本上无缩血管作用,副作用小,因而更适合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盛宏光,张德新,陈瑾君,等.36例肾脏病患者ANCA测定的初步观察.上海医学,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