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

ID:26907975

大小:1.0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30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_第1页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_第2页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_第3页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_第4页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代葫芦形耳环初探黄苗芳(2013级艺术设计学专业)摘要:葫芦形耳环的特点是坠子为葫芦形,葫芦质地不定,有金质、金镶玉、金镶宝石、银蜜金、银质。葫芦形耳环的使用人群相对较广,宗室、勒贵、士庶人的墓葬里都有出土,而且流传时间长,几乎纵贯明王朝始终。为进一步探寻其流行的原因,本论通过结合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葫芦形耳环的形制、工艺、使用阶层等方面进行初探,试析葫芦形耳环流行之因。关键词:明代;葫芦形耳环;梁庄王耳饰,在古时被称为“玉玦”。是一种环状,有一缺口的玉器,据考古发现,其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社会文明

2、的发展,人们审美的变化,玉玦从样式到材质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明代耳饰款式研究》一文中提到,“在中国汉族聚居区,耳饰在观念上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时代始于宋,而真正在使用上达到普及的时代则要到明。在中国历代的正史中,明代是第一次把耳饰的形制纳入皇家服饰制度规范的,这也使宫样耳饰在明代始终为人们所钦羡和追仿。”耳饰形式多样,载于宫廷服饰典章。依身份品级之不同,礼服常服之有别,而择其佩戴。耳饰可作两类,一是耳环;一是耳坠。耳环用作簪戴的细弯钩,明人称作脚。引自期刊:扬之水.《明代的耳环和耳坠》[J].《收藏家》,2003年,

3、(6):46-51页典型的明式耳环其脚长,且如“S”状,如梁庄王幕出土的串缀珠宝金耳环(图1)。通常把垂饰部分能够自如晃动的称为“耳坠”或坠子;垂饰与上部的弯钩为一个整体,不能自如晃动的称为“耳环”。从款式上看,有丁香、珠排环、八珠环、四珠葫芦环、梅花环、佛面环、垂珠耳饰等。引自期刊:李芽.《明代耳饰款式研究》[J].《服饰导刊》2013,(1)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葫芦形耳环在明代应当较为流行,因此本文着力研究明代葫芦形耳环的形制、制作工艺、使用阶层、流行的原因等问题。图1:串缀珠宝金耳环一、明代葫芦形耳环的考古出土情

4、况与图像检索为进一步了解和阐明葫芦形耳环,笔者参考了《明代金银首饰研究》仇泰格.《明代金银首饰研究》.笔者收集了数十座墓葬总共位墓主个体的出土物资料,并按下葬的年代序列做了首饰的种类、数量及保存情况的统计。这批墓葬的墓主包括位皇帝,座亲王,座异姓勋贵及其家属,座品官及庶民。并查阅了大量明墓出土报告,并利用传世的明代皇后画像整理制作相了如下相关表格。(如表1、表2)表1:考古出土明代葫芦形耳环汇总表出土葫芦形耳饰的墓葬器物名称广东东莞明罗亨信家族墓葫芦形银耳环(一对)广东广州东山梅花村戴缙夫妇墓玉珠金耳环(一对)鞍山

5、倪家台明崔源族墓葫芦形金耳环(五对)江苏江阴长泾夏彝夫妇合葬墓葫芦形金耳环(两对)江苏江阴长泾夏彝夫妇合葬墓累丝葫芦形金耳环(三对)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俌夫人朱氏墓葫芦形金耳环(一对)四川剑阁县明兵部尚书赵炳然夫妇墓葫芦形金耳环(两对)上海浦东明陆氏父子夫妇合葬墓葫芦形嵌白玉金耳环(一对)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葫芦形金耳环(一对)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葫芦形嵌水晶珠金耳环(一对)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葫芦形嵌镂空钱文白玉金耳环(一对)南京中华门外铁心桥明墓葫芦形金耳环(一对)南京太平门外尧化门明墓葫芦形金耳环(

6、一对)江西南昌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金摺丝葫芦耳环江西南昌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镶玉葫芦金耳环江西南昌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镶玉葫芦金耳环江西南昌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摺丝葫芦形金耳环西宁候宋蔑夫人丁氏墓金脚四珠环表2:明代传世图像资料中的明代葫芦形耳环汇(图附后)编号庙号名年号皇后是否佩戴葫芦耳环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马氏是2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永乐徐氏是3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张氏是4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孙氏是5明英宗朱祁镇正统钱氏是6明代宗朱祁钰景泰杭氏是7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王氏是8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张氏是9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夏氏是

7、10明世宗朱厚熜嘉靖陈氏方氏陈氏是11明穆宗朱载垕隆庆陈氏12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王氏13明光宗朱常洛泰昌郭氏结合表1和表2,我们可以发现葫芦形耳环在广东、江苏、上海、江西、辽宁、四川、甘肃都有出土,可见当时流行范围是比较广的,同时,葫芦耳环多与盛妆相配,明代墓葬中的情况是其例证。在浙江余杭塘栖超山明墓,与葫芦耳环同出的正是作为盛妆的一副头面。明代画像也是如此,从存世明代皇后像看,有六位皇后佩戴葫芦耳环,即《金瓶梅》中屡屡提到的“二珠环子”。另四位佩戴金镶四珠环《天水冰山录》“耳环耳坠儿”一项,列着“金厢四珠耳环”“金

8、厢四珠宝耳环”.收在《醒世恒言》中的《金海陵纵欲亡身》,日“女待诏在身边摸出一双宝环放在卓子上,那环上是四颗祖母绿镶嵌的,果然耀日层光,世所罕见’,似均可属之于“大塔形葫芦环”。。可见宫廷、民间,都很流行。二、明代葫芦形耳环的形制与工艺葫芦形耳环是指以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挂于一根粗约0.3厘米,弯曲成钩状的金丝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在下,看似葫芦形,其上有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