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

ID:26920027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_第1页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_第2页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_第3页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课程建设视角进行作业教学研究李新民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学271100摘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以规范办学为前提,如何树立“减负增效、轻负高质”的作业教学理念,就不再是小事情。这势必要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来审视与建构,实施作业教学改革,真正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拥有和谐快乐的学习生活。关键词:作业改革隐性课程课程建设毋庸置疑,在素质教育推行中我们的教育肯定会遇到一些节点或拐点,倘若把学生真正还原为学习的主人,与他们“朝夕相伴”的作业就是不可逾越的话题。一是学科作业布置随意性大,重数量轻质量。二是重学科作业,轻

2、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作业,方法指导不够,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不足。三是重作业布置,轻作业评价。四是作业的分层设置落实不到位,仍然存在一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凡此种种,都在无效与纠结中浪费了师生的身心健康、时间精力。作业改革不能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而应当横下一心,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诸方面彻底变革,也就是用课程建设的“法子”来进行作业教学研究。笔者拟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业批改与评价两方面谈一些看法。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实现由“量的把控”到“质的提升”。1.作业设计流程研究。备课组要在

3、每个单元授课前,集中研讨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梳理单元教学重点、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确定分层作业目标,然后将木单元内容切成小块分给每个教师;教师再按单元知识与技能要求,结合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编写作业,也就是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思考设计“堂堂清”练习或家庭作业。作业设计完成后,由备课组长审核,交教科室备案,由教科室作调整并在学校网站上公示。2.研宄作业的内容与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作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二、作业的批改与评价要掌

4、握迅速、准确、有效的原则。1.作业的批改矫正。批改作业是教师迅速准确地得到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批改,能帮助教师从中诊断学生的学4问题,发现自己教学活动组织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进行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要坚持教师不检查批改作业就别布置、布置就要及吋批阅的做法。(1)提倡面批。面批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最好体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对学闲生作业情况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学生的作业速度、正确率及苏思维过程,现场分析作业中的错误点,剖析原因。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能以最快的速度修正作业

5、中出现的错误,可以促使其今日事今日毕。(2)小组长检查。有些科0的家庭作业在第二天第一节课就要及吋矫正,有的“周周清”作业要在下周一第•一节课矫正,教师是来不及全部批改的,这就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3)建立错题本。教师通过集体讲评、个别辅导等形式实施矫正,学生要寻找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建立错题集,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错因、提炼方法和跟进练>J等。2.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关系到作业布置的成效,要采取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作业评价工作可从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和学生的作业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采

6、用A、B、C、D四个等级。评价检查被评为后两个等级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将对其提出批评,并要求其立即整改。(1)评价方式。作业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2)评价方法。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完成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各学校要针对作业特别是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调查问卷、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了解和把握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评价结果呈现与

7、反馈。评价的结果采用等级呈现,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反馈既要反馈作业质量等级,也要反馈发展建议;反馈的形式根据作业的特点,可以书面反馈,也可以口头反馈。(2)作业评语。作业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作业,老师们要尽量地发现闪光点,以鼓励的话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带感情色彩的评语表现关爱和希望,从而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自觉学习先进经验、转变作业观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坚定地把作业教学当作课程来研宄,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边实践边总结,让学生

8、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参考文献[1】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o[2】朱永新新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3】张伟刚严铁毅张严昕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4】上海长宁作业变了.上海教育,2013年,第7期,24-2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