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ID:2692255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_第1页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_第2页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_第3页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_第4页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宋毅唐尧*徐廷潘晓鸥张李华【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不良反应;,安全性摘要: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142/2822),其中听力平衡异常发生率为0567%(16/282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14%(4/282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425%(12/2822)。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不良反应;

2、安全性 Safetyevalutionofetimicinsulfateinjectionusedin2822patients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dversereactionsandevaluatethesafetyofetimicinsulftateinjection.MethodTheadversedrugreactionsofetimicininjectionusedinay2004occurredin6patients(0216%).ConclusionEtimicinsulfateinjectionisasa

3、feaminoglycosideantibiotic.  KEYicinsulfate;Adversereactions;Safety硫酸依替米星(etmicinsulfate)属半合成的一种新的水溶性广谱抗生素,是庆大霉素C1a的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敏感菌的蛋白质合成,具有高效、安全、广谱、交叉耐药性较少等特点〔1,2〕。前期的研究〔3,4〕表明,对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依替米星对其依然敏感;对金葡菌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有较好疗效。随着硫酸依替米星的日益广泛使用,为促进它的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对上市几年后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本

4、文对我院2003年11月~2004年5月住院患者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有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2003年11月~2004年5月,年龄为16~69岁住院患者。1.2药物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创成),每瓶100mg/2ml,批号:20030904、20031107和20040101;疗程:2~10d。1.3分析方法对用药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4不良反应观察氨基糖苷类的主要副作用是听觉、前庭器官的选择毒性

5、以及肾毒性。若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考察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及措施、结果;追踪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电测听力检查等。不良反应与药物关系的判断分为:有关、可能有关、无法评价、可能无关、无关。有关与可能有关计为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果2.1病例分布纳入患者2822例,其中,男性1518例(538%),女性1304例(462%),平均年龄4648岁,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69岁。使用单一抗生素1018例,联合用药1804例。2.2患者感染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各种肺部疾患合并感染,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胰腺

6、炎,胃癌术后,肝癌术后,乳腺癌术后,急性肾盂肾炎,肠道感染等。平均每例患者患病205种,最多达7种。2.3合并用药与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使用的抗感染类药物有β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三唑类抗真菌药等,其中前十位的药品见表1。2.4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142/2822),其中,听力平衡异常16例,表1联合使用的抗感染类药物排名前十位药品表2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不良反应评价不良反应类型主要表现为耳鸣5例,眩晕1例,头晕10例;肝功能异常4例,发生率为014%(4/2822);肾功能异常12例

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5%(12/2822)。7例为尿素氮升高,尿中红细胞4例,管型尿1例;出现皮疹、皮肤搔痒的患者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16%(6/2822);消化系统反应5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主要有恶心呕吐、纳差等。出现皮疹、皮肤搔痒及肾功能异常患者中,有5例患者依替米星用量超过每日300mg,提示不良反应可能与大剂量使用有关。3讨论 (1)硫酸依替米星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的不良反应为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过敏反应、肝毒性等。在以往的报道中,依替米星的安全性与同类药物奈替米星相似〔5〕,听力平衡功能异常较奈替米星少,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