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的方法》ppt课件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

ID:26946015

大小:7.3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1-30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_第1页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_第2页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_第3页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_第4页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勘的方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校勘的方法一、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校对方法的综合运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校勘的方法。难点: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授课方式:1、围绕多媒体图片进行讲授2、提问,个别发言五、教学手段:1、设计课程纲举目张,进行个案分析2、审美感受与理性分析并重3、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我国古代学者利用校勘,为古籍订讹正误由来已久,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对校勘之法古人以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关于校勘方法的总结,只有零星的片言只语,很少有系统的论述。有清一代,随着考据学、

2、文字学的勃兴,校勘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自己校书的经验,开始总结校勘的实例和方法,为校勘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吴承志《逊斋文集》“改字五例”吴在《逊斋文集》卷六《校管子书后》提出“改字五例”:一曰据善本校改,一日据古本校改,一曰据注文校改,一日据本书校改,一曰据义校改。并说:“总此五例,校雠之方大略尽矣。”实际上吴所说只不过是校勘改字的依据而已。二、叶德辉《藏书十约》提出死校和活校两种叶德辉《藏书十约》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方法归结为“死校”和“活校”两种。他说:今试言其法:曰

3、死校,曰活校。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黄荛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择善而从,版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斯二者,非国朝校勘家刻书之秘传,实两汉经师解经之家法。郑康成注《周礼》,取故书、杜子春诸本,录其字而不改其文,此死校也。刘向校录中书,多所更定;许慎撰《五经异义》,自为折衷;此活校也。其后隋陆德明撰《经典释文》,胪载异本;岳珂刻《九经》《三传》,抉择众长;

4、一死校,一活校也。明乎此,不仅获校书之奇功,抑亦得著书之捷径也已。把前人的校勘方法分为“死校”和“活校”两种,联系到清代校勘家,他认为顾广圻、黄丕烈属于死校,卢文弨、孙星衍属于活校。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还应该很灵活地交相为用。三、朱希祖提出两种校勘方法校雠之法有二:一则罗列各本,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言。然必择一本为主,若他本、他书有善者,据以校改此本,必注云:“原本作某,今据某本或某书改。”否则必犯无微不信之讥,且蹈无知妄改之戒。原本不误而校改反误者,皆由于此。一则择一本为主,而

5、又罗列各本之异同。心知其善者,固当记注于上;即心知其误者,亦当记注于上,以存各本之真面目,使后世读此书者,得参校其异同,斟酌其是非,择善而从,抑亦校雠之善法也。然主前法者或讥后为芜类而无所发明;主后法者,或讥前法为专擅而妄改古书。其实各得其法,不偭其矩,皆有益于学者。朱氏所说的两种方法,一是罗列各本,择善而从;一是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同。前者近于叶德辉的活校法,后者近于叶氏的死校法,其实是对叶氏思想的进一步阐述。四、陈垣四种校勘方法对校勘方法总结得最为精到的是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1880—1971)。

6、陈先生生平用全力校勘过两部书:一是《元典章》,系用故宫博物院藏元刻本、涵芬楼藏吴焯影元钞本(前集)、自藏孔宪培旧藏影元钞本(新集)、自藏方功惠旧藏抄本、自藏彭元瑞钞本,共五种校沈家本新刻本。一是《旧五代史》,系用熊罗宿影印彭元瑞旧藏四库馆初写本、民国刘承干刻卢氏(文弨)抱经楼旧藏钞本及《册府元龟》校殿本。在1931年写出《元典章校补》十卷和《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1937年写出《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三卷,成为他在校勘学上的三部代表作,皆收入《励耘书屋丛刊》中。其中《元典章校补释例》从《元典章校补》所列举沈刻本谬

7、误12000余条中“摘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1959年陈先生又把它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并在所撰《重印后记》中说:“余昔为同学讲校勘学,要举例说明,欲广引群书,则检对不易,欲单引一书,则例子不多。例子多就是错误多,错误多未必是好书,未必是重要的书,要找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错误多的书,莫如沈刻《元典章》,最合适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一展卷而错误诸例悉备矣。”《校勘学释例》六卷,共举五十例。其中第四十三《校法四例》中对前人的校勘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提出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校勘方法,已被公认为校勘的正规

8、方法,其体系之完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对校法陈垣《校法四例》说: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