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

ID:2695162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_第1页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_第2页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_第3页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_第4页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  摘要: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工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劳动;行业收入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由来已久,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很小。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分配形式多样化,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现今,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很悬殊,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必须引起重视。  一、我

2、国行业收入差距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我国基尼系数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2014年为0.469。自2009年以来,虽然基尼系数连续六年下降,但超越0.4警戒线仍须引起高度关注。当前,我国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包括三种,即地区间收入差距、城乡间收入差距和行业间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是城乡居民感受最直接的一项收入差别,已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行业间平均工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

3、距缩小。与2013年相比,2014年各行业工资排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2014年,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平均工资达到了108,273元,最后一名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是28,356元,行业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的绝对差距为79,917元,相对差距达到3.82倍。不过与2013年的3.86倍相比,2014年行业间相对收入差距有所减小。我国的行业收入排前10位的行业中有5个行业属于垄断性行业,包括资本市场服务、航空运输业、其他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和烟草制品业。另外,排名最后10位中,平均工资最低的4个行业全部属于农林牧渔业,其次是餐

4、饮业,倒数6位到10位的行业中有3个属于制造业。  二、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劳动力要素的质的差异,对行业收入差距有着深远的影响。高素质技能的劳动者,由于其市场需求远大于市场供给,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却处于似乎无限供给的状态,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  在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素质技能积累越多的人(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技能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关系越广等),生产效率越高,个人也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因此,个人收入是建立在素质技能差异的基础上。总体上看,素质技能存量与工资呈正相关关系。可见,素质技能的积累是

5、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是流动的,如果一些行业由于垄断等原因使得相同的素质技能导致收入不同,于是劳动力向收入高的行业流动,进而这些行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素质技能高的劳动者,收入差距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所以说,劳动者的分工是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原因。分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如何科学地看待中国当前的分工及所存在的问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容  (1)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是《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

6、思指出,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  (2)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指出,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尺度,还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条件。对于分工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认为,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

7、、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4)分工的消灭。所谓消灭分工,并不是要消灭不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划分,而是要消灭使分工产生对抗性质的私有制。马克思主张用自愿的、主动的分工去取代自发性的分工,以达到扬弃异化的目的。  四、马克思分工理论对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启示  (1)充分利用分工的积极作用,做大经济总量的蛋糕  1、在国际上,应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各种重大分工,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努力把中国制造发展成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树立中国品牌新形象,使中

8、国产品成为品质与信誉的代表,营造自己的跨国公司,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让国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成长壮大。中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大而不强,对外依赖度过高,各行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过于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致使企业利润少,抗风险能力差,劳动工资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高端化、服务化路线,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合理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