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

ID:26963036

大小:4.02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30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_第1页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_第2页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_第3页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_第4页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载试验讨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第1章地基静载荷试验讨论复习思考题基础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建筑物要设置基础?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是人工地基?什么是复合地基?列举出常见的4种复合地基的名称。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人工地基?地基静载荷试验可以解决工程中的那些问题?为什么说地基静载荷试验是最直观可靠的地基测试方法?它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上做静载荷试验时,应如何选取压板尺寸?采用慢速加载法时,荷载应如何进行分级?为什么要满足稳定标准?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对某工程的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已知桩的排列为等边三角形,桩

2、距为1.2m,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200kPa,如采用圆形承压板,请确定承压板的直径和千斤顶的级别,又如果采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请确定堆载物的重量。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对某工程的砂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已知桩的排列为梅花形,桩距为1.2m,排距为0.9m,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200kPa,如采用方形承压板,请确定承压板的边长和千斤顶的级别,又如果采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请确定堆载物的重量。复习思考题解答基础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建筑物要设置基础?答:基础的作用是支承作用于其上的建筑物、维持建筑物的稳定并

3、将其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因为岩土体的强度通常较上部结构软弱,所以建筑物要设置基础。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天然地基?什么是人工地基?答:地基是位于基础下方和周围的岩土体。天然地基是指未经人工处理或扰动并保持了天然结构和状态的地基。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后形成的地基。什么是复合地基?列举出常见的4种复合地基的名称。答:复合地基是指由人工设置的增强体与原有软弱土层共同形成的地基。常见的复合地基有: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和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人工地基?答: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使

4、用人工地基。地基静载荷试验可以解决工程中的那些问题?答:地基静载荷试验可以提供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什么说地基静载荷试验是最直观可靠的地基测试方法?它的主要缺陷是什么?答:地基静载荷试验相当于在基础原位进行的模型试验,能综合反映一定范围内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所以相对于其它原位测试手段而言是最直观可靠的地基测试方法。它的主要缺陷在于费用较高、测试周期较长而且存在压板的尺寸效应和深度效应。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上做静载荷试验时,应如何选取压板尺寸?答:在天然地基上做静载荷试验时,压板尺寸宜采用0.25~0.50m2。土质不

5、均匀时选大值,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在复合地基上做静载荷试验时,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的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的压板面积为相应多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采用慢速加载法时,荷载应如何进行分级?为什么要满足稳定标准?答:采用慢速加载法时,荷载级别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试验过程应满足稳定标准,其原因在于:(1)慢速加载的目的在于模拟实际静力荷载作用过程,所以要求加载过程缓慢;(2)为了充分反映地基的变形特性,特别是软土的变形特性;(3)为了统一试验标准,使试验结果具有可

6、比性。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对某工程的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已知桩的排列为等边三角形,桩距为1.2m,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200kPa,如采用圆形承压板,请确定承压板的直径和千斤顶的级别,又如果采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请确定堆载物的重量。解:压板面积应为:圆形压板,其直径为:最大加载量为:千斤顶的加载能力应大于500kN,故选100T级的千斤顶。堆载物的重量应大于:选:N=550kN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对某工程的砂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已知桩的排列为梅花形,桩距为1.2m,排距为0.9m,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

7、特征值不低于200kPa,如采用方形承压板,请确定承压板的边长和千斤顶的级别,又如果采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请确定堆载物的重量。解:压板面积应为:方形压板,其边长为:最大加载量为:千斤顶的加载能力应大于416kN,选60T级的千斤顶。堆载物的重量应大于:选:N=460k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