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ID:26963585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_第1页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_第2页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_第3页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_第4页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育“工匠精神”精神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摘要:本文从经济视角下深入分析了“大国工匠”的基本函义,说明了基于“大国工匠”身上的“工匠精神”不仅受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且是推动我国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鉴于此本文又从我国与外国的比较中、从政策的限制与歧视中、从“大国工匠”的待遇等方面找出了职业教育的差距。接着本文又“从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完善职教体系、继续发展校企合作及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深入论述了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提高科技研发能力,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因素――“工匠精神”。中国8/vie  

2、关键词:经济;生产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当前,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需要培养和弘扬发奋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说到底是培养一种永不服输的“工匠精神”。而正是这种热爱岗位,钻研技能,脚踏实地,不折不扣的一个大国的“工匠精神”,才是推进我国不断发展的强盛之路。  1经济视角下的“工匠精神”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

3、而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就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工匠就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工匠精神”则是依据这些掌握工艺专长的人所反映出来的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2016年3月5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蟾嬷刑岬剑�“鼓励企业

4、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更重要的说明了这些掌握工艺专长的工匠及其精神,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生产力和推动力量。  2“工匠精神”引发职业教育的反思  比较才能看清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据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

5、万家,是美国的10倍。截止到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之首;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虽然我国有一大批“大国工匠”,但同这些先进国家比起来我们国家还是相去甚远。  诸多政策的限制与歧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领衔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再重视。执法检查首先肯定了“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指出了职业教育中的弱点与不足,比如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许多地方把职业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

6、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3]  社会上的功利主义风气也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功利主义不仅搞垮了许多企业,就连个别高职院校也深受其害。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教书育人,培养工匠精神自是应尽的责任。但现在个别职业院校只是把重心放在科研方面,因为科研更容易出成绩,甚至是掺杂了某些政绩和个人名利的因素。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就业目标较为空泛。多年来基本上是一套教材、一个教师、一个教法。就在春节刚刚过后不久,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

7、00元招工受到了冷遇;工艺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吃住,也少有人问津;四川成都也有许多“火锅厨师”面临下岗。这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追问着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前瞻性、精准性和确切性。  3“工匠精神”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彻底转变“重技轻人”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六条也指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8、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4]这两条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展和人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必须接受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必须接受德、智、体、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