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

ID:26966901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_第1页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_第2页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_第3页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_第4页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和风险警示ok3ortization)和付息抵押(Interest-OnlyMortgages)四种形式。调息抵押利率在贷款初期固定,通常低于定息抵押利率1-3个百分点,后期则按商定指数定期调整,调整期为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息抵押是固定利率贷款形式。负分期付款作为调息抵押的特殊形式,设置分期付息上限,并将超上限利息打入未偿本金。付息抵押贷款在贷款期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到期后或付清本息或转为其他形式房贷。调息和定息抵押是主要形式,其中2/28房贷产品是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调息抵押次贷形式。对房贷机构而言,定息抵押风险一般高于调息抵押。美国房贷机构既对次贷附有高利率、高收费条件

2、,又通过调息抵押、付息抵押和负分期付款形式增加次贷发放。据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研究,2004-2006年美国两级抵押市场投放的年平均次贷为300多万笔,其中调息抵押约占45%,定息抵押、付息抵押、负分期付款分别约占25%、20%和10%。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MBA)统计,2006年调息抵押优贷拖欠率为3.4%,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为14.4%(如图1)。二、次贷危机成因透析(一)次贷增速过快潜伏风险隐患2003年美国房贷市场的2/3以上达到优质贷款标准,此后优贷比例逐步下降。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6000亿美元,占当年房贷总额的21%,优质贷款比例降到36%。2006年底,美国未偿还次贷额达1.5万

3、亿美元,占全美未偿还房贷总额的15%。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1994-2003年,次贷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25%,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如图2所示,1994年次贷发放仅为350亿美元,1999年升至1600亿美元。200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次贷发放仍比上年增加350亿美元,增长26%。2003-2004年次贷发放额大幅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56%和60%,2005年达创纪录的6650亿美元。经过20多年发展,美国次贷规模已超过万亿美元,高速发展导致累积风险日益增大。据权威民间机构估算,截至2007年7月末,次贷余额约为1.4万亿美元,占美国抵押市场约10%,其中约1/3发生拖欠。由

4、此估算,发生拖欠的次贷约为4700亿美元,占抵押市场3.3%。美国次贷快速发展得益于抵押证券化的推动。1995-2003年,房贷证券化率从45.6%升至75.9%,次贷证券化率从28.4%升至58.7%。次贷证券化分散和降低了房贷机构次贷风险,形成次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抵押证券化过程中,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简称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HLMC,简称房地美)和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简称吉利美)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每年收购或担保的抵押贷款占抵押贷款发放额大约40%-60%。吉利美是政府公司,虽不发放房贷或买卖抵押债券(MBS),但为政府批准的

5、房贷机构提供流动性保证。从次贷发展的阶段性动因看,1995年以来次贷快速发展分两个阶段。2002年以前主要依赖抵押证券化推动;2003-2005年次贷超快发展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利率持续走低刺激房价上涨,借款人因房价上涨预期而增大住房投资,房贷机构为求利而放松放贷标准,信用评级机构为逐利降低评级标准,抵押债券透明度不高,政府监管不力等。(二)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导致风险加剧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用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承担。现代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系列产品,将贷款风险

6、转移给投资者,贷款占用资本得到释放,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银行放贷对象也得以扩展,传统模式得不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为银行重要的贷款对象。瑞士信用(CreditSuisse)资料显示,美国次贷占抵押证券市场比重从2001年的7%提高到2006年的20%。2004年证券化发展最快,较上年提高5%。次贷大量证券化推动房贷和房市发展,潜伏巨大风险隐患。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求投资收益保证了对证券化产品的需求。历史上较低的违约记录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MBS和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有较高需求,促使银行不断拓展贷款规模,创设更多MBS和ABS,加速债务抵押

7、担保证券(CDO)等衍生产品发展。CDO是以MBS、ABS等固定收益证券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在传统MBS和ABS中,一般通过证券分层实现信用增强,即以特定资产支持的MBS和ABS证券被区分为优先(Senior)、夹层(Mezzanine)和次级(Junior),现金流依次用于保证该三级证券的本金和收益。对于次级按揭贷款的高风险资产,为保证优先类和夹层类证券达到一定投资级别,信用增强成本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