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

ID:26987425

大小:74.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及汉乐府诗。2、了解《诗经》和《楚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经》和《楚辞》的特点。一、上古一一口头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6u)”《吴越春秋•弹歌》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二、先秦一一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2、(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3、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一一楚辞。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4.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一

3、一屈原(1)代表作:《离骚》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2)《九歌》《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

4、”,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共H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3)《天问》《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5、总结: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

5、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袓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三、汉乐府诗1、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汉乐府”即是汉

6、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2、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与《诗经》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以叙事为其特色。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迗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社会现实生活图景。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3、汉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语言:朴素自然,活

7、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4、《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5、《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6、《陌上桑》曰出东南隅,秦氏有好女,罗敷喜蚕桑,青丝为笼系,头上倭堕髻,缃绮为下裙,行者见罗敷,少年见罗敷,耕者忘其犁,来归相怒怨,照我秦氏楼。自名为罗敷。采桑城南隅。桂枝为笼钩。耳中明月珠。紫绮为上襦。下担捋髭须。脱帽著梢头。锄者忘其锄。但坐观罗敷。7、《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