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

ID:2703826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_第1页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_第2页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_第3页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_第4页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探讨ok3nocythere湖花介等。生活于淡水水沟、池塘、沼泽、河流和浅湖等环境中,但有时也能忍受较高含盐度的咸水湖或盐湖环境,显示了广盐性介形类的特征。(2)腹足类。具有现生代表的螺类有Valvata(Cincinna)高盘螺亚属、Tulotomoides似瘤田螺、Melanoides拟黑螺和Stenothyra狭口螺等。其中,Melanoides适于有流动水中生活;而Valvata(Cincinna)则不仅适应于浅水,且能在深水湖中生活。3.微古植物分析(1)绿藻类。南堡凹陷古近系中,发现不少Pediastrum盘星藻属、Campania褶皱藻属、Hu

2、ngarodiscus穴面球藻属。它们是内陆湖生藻类的代表。Campenia等是湖泊藻类中对水质适应能力较强的类群,水体盐度的剧烈变化只在其丰富程度上构成一定影响。(2)沟鞭藻类。微咸至半咸水体中发育的有Bohaidina渤海藻属、Parabohaidina副渤海藻属和Deflandrea德弗兰藻属,都为海陆过渡类型,繁盛于浅湖至半深湖环境中。管球藻科在局部层位中较发育,反映平静水体、浅水至半深水环境。(3)疑源类。常见的疑源类Sphaeromorphitae球形亚类的Leiosphaeridia光面球藻属、Granodiscus粒面球藻属、Rugasphaera皱面球藻属以及Herko

3、morphitae网面亚类Dictyotidium网面球藻属、Granoreticella粒网球藻属在各个层位都较繁盛。多是生活在淡水至半咸水体,反映滨浅水环境。(4)孢子花粉。水生植物以及部分湿生蕨类的孢粉的含量在沼泽、滨岸区较高,随着距岸渐远,其孢粉含量逐渐降低,进而被具双气囊的松科花粉取代。4.大化石分析在岩心观察过程中还发现很多鱼鳞、鱼骨、植物叶片化石。鱼鳞、鱼骨埋藏于深灰色泥岩或黑色页岩内,沿岩层面保存,反映低氧的较深湖环境。植物叶片化石有完整埋藏与破碎埋藏2种。完整叶片化石群可能在埋藏过程中所受水动力作用不强,搬运距离不远,这与三角洲平原沉积有关。破碎植物叶化石群应是埋藏于离

4、湖岸稍远的浅湖或前三角洲沉积中。生物生态组合分析表明:南堡凹陷地区古近系地层各组段具有若干指示生物生态组合的标志化石或其组合特征,可分为5种生态组合类型:Ilycocypris土星介—陆生植物孢粉生态组合、光滑小壳介类—绿藻类和疑源类—水生植物孢粉组合、Dongyingia东营介和Huabeinia华北介—沟鞭藻类—松科花粉组合、Xiyingia西营介和Candonasinensis中华玻璃介—沟鞭藻类—松科花粉组合、Candonasagmaformis鞍状玻璃介和Candonapostabscissa后陡玻璃介组合。5.干酪根类型分析:将南堡凹陷各地层单元的典型井位的干酪根类型进行汇总

5、,并在平面上进行了展布研究,发现其与微体古生物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二、生物相类型及其环境模式在对典型井岩心生物相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前述的南堡凹陷遗迹组构类型、微体古生物生态组合类型以及干酪根类型3个方面对古湖泊古水深、沉积环境的反映特点,将其进行分析组合,综合出以下5种生物相类型(表3、图1),结合化石产出的岩石结构、构造等特点,以指示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沉积环境及其水深特点。三、生物相展布及古湖泊构成生物相的平面展布研究主要根据代表井的遗迹组构分析、微体古生物生态组合与干酪根类型分布,并参考砂体的分布等多方面信息综合而成。同时建立研究区古近系各组段生物相分布特点及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

6、,进而研究古湖泊的演化过程。南堡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是强烈断陷期,构造活动以伸展为主,西南庄和柏各庄断层伸展活动强度增大,湖盆不断沉降,形成沿西南庄断层发育的北堡、老爷庙及拾场次凹3个沉降中心,为主要生油层发育期。具体可划分出B、C、D、E4个生物相带(图2a、b)。可以看出,当时的南堡凹陷整体为湖相,平均水深较深,特点是以浅湖至半深湖为主。代表滨浅湖沉积的B相带主要分两大区:沿西南庄断层分布在北堡地区和老爷庙地区。代表浅湖沉积的C相带主要分布在主控断裂西南庄断层和柏各庄断层的B相带前缘以及两大断裂相交处的拾场次凹。代表浅湖至半深湖沉积的D相带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代表半深湖至深湖E相带主要

7、分布在盆地北部。沙二段沉积时期,断裂活动减弱,南堡凹陷湖盆范围缩小,水体变浅。可划分出A、B、C3个生物相带(图2c)。湖盆主体部位以C相带代表的浅湖为主。仅在C8-1、L12、L13x1等井区见代表三角洲平原或沼泽相的A相带。B相带主要分布在沙垒田凸起北部。沙一段生物相展布特征如图2d所示,可以看出,沙一段沉积时期受局部地形高差及断层活动的差异,沿西南庄断层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的生物相带。北堡地区发育C相带,拾场次凹则发育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