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

ID:27053067

大小:31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30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_第1页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_第2页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_第3页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_第4页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配筋图识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配筋图识读板配筋图识读传统表达方法识读平法施工图识读一二传统表达方法识读一1模板图的主要内容轴线网,与整栋建筑物编排顺序一致;承重墙的布置和尺寸;梁的布置及编号(本图中梁只有一种,可不编号);预留孔洞的位置;板厚、标高及支承在墙上的长度。这些是施工制作的依据。为了看图清楚,常用折倒断面(图中涂黑部分),表明板的厚度,梁的高度及支承在墙上的长度。2、配筋图的主要内容钢筋布置:板内不同类型的钢筋都用编号来表示,并注明钢筋在平面图中的定位尺寸(例如④号钢筋注的700)。同时钢筋的编号、规格、间距等(例如④号钢筋φ6@200。)说明中所指的分布钢筋就是不受力的钢筋,它起固定受力筋、分布荷载和

2、抵抗温度应力的作用。图中可以不画。断面图的主要内容。如图中3-3断面图(通常说成剖面图),主要表示楼板与圈梁、大梁、砖墙的相互关系。同时表示各种编号钢筋在楼板中的空间位置。3、钢筋表钢筋表同梁的钢筋表的画法一样。钢筋的长度结合平面图和断面图经过计算而定。如图中②号钢筋的长度应为1000+(70-10)×2=1120,其中70为板厚,10为保护层厚度,70-10等于直钩的长度。②号钢筋的数量应为3600÷200+1=19根。因为有两根相同的梁,所以共有②号钢筋38根。4、文字说明本楼板的施工方法为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的分类和作用二、板的平法识读坐标方向的规定钢筋的保护层和弯钩

3、123二.板的平法识读1坐标方向的规定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2、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1)板编号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它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2)板厚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

4、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3)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4)板面标高高差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

5、时注,无高差时不注。3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例如:(××)为横向布置的跨数,(××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6、,(××B)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部位。注: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位。(1)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2)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法注:2B表示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