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

ID:27066991

大小:456.0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11-30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_第1页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_第2页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_第3页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_第4页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第三章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3.1感知器(Perception)3.2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3.3误差逆传播算法(BP算法)3.4误差逆传播算法(BP算法)的若干改进3.5使用遗传算法(GA)训练前馈型神经网络方法3.6前馈型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方法2873.7基于算法的前馈型神经网络在识别问题中的应用3.8自适应线性元件3.9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3873.1感知器(Perception)3.1.1单层感知器3.1.2感知器的收敛定理3.1.3多层感知器网络3.1.4感知器用于分类问题的算例4873.1.1单层感知器一、单层感知器网络单层感知器神经网络,输入向量

2、为X=(X1,X2,…,Xm),输出向量为Y=(Y1,Y2,…,Yn)。感知器的输入向量为X∈Rn,权值向量为W∈Rn单元的输出为Y∈{1,-1}。其中:其中,Xˊ=(X,-1),Wˊ=(W,θ)。587w21wmjw22wmnw12w11xmx1x2y1y2ynθ1θ2θnw1nw2mwmjwijw2jw1jyjθxix1x2xm图3.1单层感知器网络图3.2最简单的感知器wm1687二、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法令Wn+1=θ,Xn+1=-1,则,具体算法如下:①初始化给Wi(0)各赋一个较小的随机非零值。这里Wi(t)为t时刻第i个输入的权值(1≤i≤n),Wn+1(t)

3、为t时刻的阈值。②输入样本X=(X1,X2,…,Xn,T),T称为教师信号,在两类样本分类中,如果X∈A类,则T=1;如果X∈B类,则T=-1。787③计算实际输出④修正权值Wi(t+1)=Wi(t)+η(T-Y(t))Xii=(1,2,…,n,n+1)其中,0<η≤1用于控制修正速度,通常η不能太大,会影响Wi(t)的稳定,也不能太小,会使Wi(t)的收敛速度太慢。⑤转到②直到W对一切样本均稳定不变为止。用单层感知器可实现部分逻辑函数,如:X1∧X2:Y=1·X1+1·X2-2即W1=W2=1,θ=2X1∨X2:Y=1·X1+1·X2-0.5即W1=W2=1,θ=0.5

4、:Y=(-1)·X1+0.5即W1=-1,θ=-0.5887三、单层感知器的局限性异或逻辑为,假定单层感知器能实现异或逻辑,那么,Y=W1X1+W2X2-,要求:表3.1异或逻辑输入样本输出000011101110987W1+W2-<0W1+W2<0+0-<00<W1+0-0W1>0+W2-0W2>(a)XOR逻辑(b)AND逻辑(c)OR逻辑图3.3线性可分性(0,0)(0,0)(0,0)(0,1)(0,1)(0,1)(1,1)(1,1)(1,1)(1,0)(1,0)(1,0)10873.1.2感知器的收敛定理一、线性可分函数对给定的X和Y

5、,存在W和θ和线性映像函数f,使得:f:Rn→{1,-1},X∈Rn,则称f为线性可分函数。所谓的线性可分是指存在一个超平面(二维为一条直线)能将两类样本分开。对于上面的异或逻辑可用一个平面将其输出类别分开。平面方程为:X1W1+X2W2+X3W3=θ,X1W1+X2W2+(X1∧X2)W3=θ。1187表3.2三维异或逻辑输入样本输出00000101100111101287图3.4异或问题的三维表示13871487二、定理3.1感知器收敛定理若函数f是线性可分的,则感知器的学习算法在有限次叠代后收敛。为证明此定理,先做一些简化。(1)令‖Xk‖=1(即学习样本都是单位向

6、量);(2)若Yk<0,则用-Xk代替Xk,因而对所有的k,都有Yk>0(因f是线性可分的);这样,要证明上述定理只要证明以下的结论即可。1587因为k个样本是线性可分的,若存在一个W*,对所有的样本k使得W*·Xk>δ都成立,δ>0。则下面步骤中的第④步仅需有限次。①置t=1,选初值W(t)为不等于0的值;②任选k∈{1,N},置X(t)=Xk;③若W(t)·X(t)≧0返回②,否则④令W(t+1)=W(t)+X(t),t=t+1,返回②。1687证明:C(t)表示向量W(t)与W*间夹角余弦,即W*·W(t+1)=W*·[W(t)+X(t)]=W*·W(t)+W*·X

7、(t)≧W*·W(t)+δ∴W*·W(t)≧tδ‖W(t+1)‖2=‖W(t)‖2+2W(t)·X(t)+‖X(t)‖2<‖W(t)‖2+1∴‖W(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