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ID:27068609

大小:1.15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30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1页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2页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3页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4页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1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助听器,分类代号现为6846。第三类植入式助听器或其他应用有创法的助听器不适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不包括无创骨导式助听器,但在审查此类产品时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部分内容。2二、技术审查要点3产品名称的要求助听器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也可按“佩戴方式+信号处理方式”的方法命名,例如:耳背式数字助听器。4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助听器基本结构包括输入换能器、信号调理单元、输出换能器、电

2、源。零配件可由耳模(耳塞)、导线等组成。51.按传导方式,助听器可分为气导式助听器、骨导式助听器,目前大部分助听器都是气导式助听器。气导式助听器:通过气导方式放大后的声音通过耳道气体传导到内耳。骨导式助听器:将放大后的声音通过乳突或头骨机械振动的方式传导到内耳。2.按信号处理方式,助听器可分为模拟助听器、数字助听器,数字助听器可有多个通道、多个频段。模拟助听器:将信号通过传声器转换成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模拟信号),经滤波、放大后传送到耳机输出。数字助听器:其信号处理部分采用数字方式,即将接受的声音信号(模

3、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一系列处理、方法后,再转换成模拟声信号输出。3.按佩戴方式,可分为盒式(体佩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以上几种助听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此外,还有眼镜式助听器等。盒式(体佩式)助听器:佩戴在患者身上(不是戴在头部)。耳背式助听器:通过耳钩连接,佩戴在耳廓背部。耳内式助听器:根据耳甲腔形状定制,佩戴于耳甲腔中。耳道式助听器:根据耳道形状定制,佩戴于耳道中。眼镜式助听器:安装在眼镜架腿上,类似耳背式佩戴方式的助听器。6产品工作原理助听器实质是一放大器,

4、其功能是增加声能强度并尽可能不失真地传入耳内。因声音的声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助听器基本结构包括输入换能器、信号调理单元、输出换能器、电源。7产品作用机理因该产品为非直接治疗类医疗器械,故本指导原则不包含产品作用机理的内容。8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目前与助听器产品相关的常用标准举例如下:表1相关产品标准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661-86《插入式耳机的乳头状接头》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99

5、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SJ/T10759-1996《助听器插头的尺寸》SJ/T10862-96《助听器交货时质量检验的性能测量》GB/T14199-2010《电声学助听器通用规范》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性超敏反应试验》GB/T25102.100-2010《电声学助听

6、器第0部分:电声特性的测量》GB/T25102.1-2010《电声学助听器第1部分: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GB/T25102.2-2010《电声学助听器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GB/T25102.4-2010《电声学助听器第4部分:助听器用感应回路系统磁场强度》GB/T25102.13-2010《电声学助听器第13部分:电磁兼容(EMC)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

7、部分:通用要求》9产品的预期用途一般临床上把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助听器主要用于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补偿,其使用应经过专业验配。10产品的主要风险助听器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1.与产品有关的安全性特征判定可参考YY/T0316-2008的附录C;2.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判断可参考YY/T0316-2008附录E、I;3.风险控制的方案与实施、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及生产

8、和生产后监视相关方法可参考YY/T0316-2008附录F、G、J;4.风险可接收准则,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11表2危害清单危害类型形成因素能量危害电磁能可触及金属、外壳、应用部分等与带电部分隔离/保护不够,电介质强度不够,可能对使用者或患者造成电击危害产品外壳、应用部分绝缘/隔离不够,可能引起过量漏电流伤害使用者或患者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特定环境下工作不正常,或干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热能可触及的外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