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

ID:27074129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1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_第1页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_第2页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_第3页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_第4页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 作为语文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太多的无奈与困惑,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教了学生什么时,翻开厚厚的备课本,讲的东西似乎已经不少了,但当问自己教会了学生什么时,却又不禁为之汗颜,这么长时间以来,教会学生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少。或许我们可以有太多的理由来推卸责任。但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找理由来推卸责任,而是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况。纵观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丧失了基本的"学"的能力,这种能力已被异化为"听"的能力。造成这种异化的原因很多,但作为语文教育实施者的语文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丧失了这种能力,不管

2、这种方式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都充当了扼杀学生能力的刽子手。正是语文教育者迫于种种原因而把学生"学"的能力异化为"听"的能力。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恢复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早就提出了"乐学"的主张;实现"趣教"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尽力去学,并且学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并已达成了共识。关键是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上得太枯燥无味,成为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失败。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说到底就是发挥魅力,这个魅力包括知

3、识魅力、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作为语文教师,没有广泛的知识面是远远不够的,同样,没有流畅的表达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也是不够的。丰富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幽默的语言更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人提出幽默是语言的最高追求。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学会幽默。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接到新生的第一个星期内,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想办法让学生对自己及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培养一种学习欲望,要让他们喜欢上你的课。接下来就是如何使学生不对你的课失去兴趣。最好的作法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做到广讲而不深要求。丰富的教学内

4、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不求所讲的内容学生全都掌握,也不求一节课要讲多少知识点,不妨穿插一定的课外知识,高起点、低要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和有趣,我们只是把学生引到河边,至于怎样喝水是学生自己的事。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例如《木兰诗》中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涉及到古代的天色记时法,我就把古代的几种记时法作了一番介绍,不求他们掌握,只想让他们知道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为此,我还利用课余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讲一些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堪舆、婚礼、丧葬、官制等。这样一来,学生上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上起课来自然也就轻松了。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在

5、学生中的威信。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知识摆在学生面前,至于想学什么不妨由学生自己选择。如果学生对所讲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不妨让他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始终认为:如果学生对我讲的东西不感兴趣,上我的课可以看课外书(前提是课前告诉我,书要经过我的检查,必须是健康有益的)。语文教学包含的知识面极广,只要真正广讲,通过选择,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2、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一是给学生谈自己想法的机会。我们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课堂教学由教师控制,讲什么,怎样讲,完全是教师一手操办,学

6、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对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并不能起到最佳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一堂课下来,学生说话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鉴于现实情况,我们不能把这种权利全部下放给学生,但至少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我认为一堂课(练习课除外)老师讲25-30分钟就足够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很少,一般只有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才有说话的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往往只属于少数的优生或差生,提问的面很小,问题也不是很多,还不时让学生大合唱,说的内容也大多停留在问题的答案上,这样的课,你讲得再精彩,学生听长了也会走神的,如果多给学生说话

7、的机会,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至于让学生畅谈自己想法的机会就更少了,甚至没有。提问过程中总想让学生说出和自己想法完全相符--至少接近的答案,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则不停地去引导,这是教学中易犯的通病。伏尔德说过:"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拼死维护你说话的权利。"我们对学生往往缺乏这样的宽容,而是在无意间剥夺了学生吐露真实想法的权利。语文课尤其要给学生讲话、讲真话的机会,我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对学生讲了上课的要求,学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举手对所讲的东西任意提问。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