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ID:27081077

大小:318.8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1

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1页
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2页
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3页
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4页
危害公共安全罪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害公共安全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本章目录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节破坏特定对象的犯罪第四节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方面的犯罪第五节实施恐怖、危险活动的犯罪第六节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一、本章罪的构成特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同类客体就是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1)“不特定的人”,是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结果事先无法确定,侵犯的是哪个人、哪些人、多少人事都先无法确定。(2)“多数人”,包括特定和

2、不特定的。(3)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犯罪的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以危险方法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放火、投毒、决水;(2)对危险对象实行的行为,如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实行的破坏行为;(3)实施的暴力型行为,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4)实施的有关枪支弹药方面的非法行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的行为;(5)实施违章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行为,如重大责任事故罪等。(三)本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个别犯罪中也可由单位构成。(四)本类罪在

3、主观方面,既可由故意构成,也可由过失构成。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放火罪(一)概念与特征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在客观上必须有放火行为。所谓放火就是引起公私财产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构成。2、侵犯的对象是他人财物。放火焚烧自家财物是自损法益,但行为人放火焚烧自家财物足以引起火灾,危及公共安全的也构成本罪。当然,如果行为人确实是以烧毁自家财物为目的,确实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放火罪。3、在主观上出自故意。即明知

4、道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至于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4、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按照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且具有辨认控制行为能力的人就可成为本罪主体,当然单位不能作为主体。(二)放火罪的认定:1、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当行为人利用放火方式杀人或者伤害时,关键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则成立放火罪,反之则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因为“一行为不能重复评价”,只能成立一罪。2、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5、。他们之间存在法条竞合,一般情况下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罚。一、放火罪(续)3、区别放火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1)数量,放火罪的成立其财物的损失要达到5万元。(2)是不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4、正确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刑法理论认为,放火行为导致目的物烧毁时,就是放火罪的既遂:(1)点火说,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点火行为,即使要焚烧的对象还没有点着,其行为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否则,就是放火未遂。(2)烧毁说,又可分为部分烧毁说和全部烧毁说。部分烧毁说认为,只有被焚烧的对象部分被烧毁时,才

6、构成犯罪既遂。全部烧毁说认为,只有被焚烧对象全部被烧毁时,才构成犯罪既遂(3)独立燃烧说,此说认为,必须是焚烧对象开始独立燃烧时,才构成犯罪既遂。这也是我国刑法的通说。二、爆炸罪(一)概念与特征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罪主要有两个特征:1、在客观上必须具有以实施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本罪在主观上出自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3、由于本罪是严重的犯罪,犯罪主体的要求14—16岁。(二)爆

7、炸罪的认定认定爆炸罪应注意:将爆炸罪与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加以区别:(1)前提不同,后者要求违反规定,而本罪无此要求;(2)主观不同,后者是过失,本罪是故意。三、投毒罪(一)概念: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特征: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氢化锌、敌敌畏以及其他含有剧毒的农药。投毒的行为方式很多,既可投放在水源之中,也可投放在其他食品;从投毒的对象来看,既可对人投放,也可对其牲畜进行投放,只要行为

8、人的行为危及公共安全就构成此罪。2、投毒罪在主观出自故意,即明知投放毒药的行为会造成不特定或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损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产生,但是如果投放在食品之中,行为人不能以出卖为目的,否则构成刑法第144条规定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至于行为人出于什么动机,不影响罪名的成立。(二)投毒罪的认定1、投毒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投毒罪针对的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造成多大损害行为人也无法确定,而故意犯罪则是针对特定对象。2、投毒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区别:如果行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