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ID:27096607

大小:2.0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1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4页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污染、污染源与污染物第三节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第四节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风化作用岩石母质土壤成土过程想一想: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的剖面结构A00A0A1A2A3B1B2B3CcCsGD覆盖层(A0)淋溶层(A)淀积层(B)母质层(C)基岩(D)土壤层疏松的枯枝落叶层、未经分解暗色半分解有机质层暗色的腐殖层灰白色的灰化层向B曾过渡层,多似A层向A曾过渡层,多似B层棕色至红棕色的淀积层向C层过渡层CaCO3聚积层CaSO4聚积层潜育层(灰粘层)可能出现的特殊层次腐殖层风化层土壤的组成土壤

2、的质地和团聚体结构又称土壤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不同矿物颗粒(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的质量百分数。土壤质地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与土壤中存在的有机质和一些胶结物,互相粘聚或者被胶结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片、土块、土团甚至形成团聚体。土壤团聚体砂土壤土黏土团粒状块状片状柱状核状酸碱性(pH值)缓冲性氧化还原状况土壤胶体…——净化能力土壤的性质——基本特性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具有连续不断地供应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营养元素以及协调土壤空气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能力。土壤肥力土壤的环境特性土壤的自净作用物理作

3、用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简称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生物学质量和品质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受到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一个范围值,而不是一个确定值。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3倍作为土壤污染起始值的指标。注意不同土壤环境容量不同。同一土壤对不同的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不同的,主要是由于土壤净化能力的问题。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地

4、位和作用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污染、污染源与污染物第三节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第四节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土壤净化作用的速度,从而在土壤中逐渐积累,致使这些成分明显高于原有含量,所导致的现象。土壤污染土壤质量土壤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引起大气或水体污染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或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间接危害性土壤污染的难治理性标准:目前用自净能力及动植物受害时的临界浓度进行判断。污染程度的确定:以土

5、壤环境背景、植物和土壤生物的生态效应、土壤环境效应、土壤环境基准或环境标准为依据。土壤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酸碱性(pH值)缓冲性氧化还原状况土壤胶体…——净化能力土壤的环境特性土壤的自净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土壤被污染后,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各种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和有毒物质等逐渐分解、吸收、转化、积沉,最终达到无害化的能力。结果:有些污染物在土壤中蓄积起来;有些被转化而降低,或消除了活度与毒性。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源污水灌溉固体废物的农业利用、堆放、处理、填埋农业污染大气沉降生物污染利用

6、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或混合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农药和化肥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污染湿沉降,降雨、结露等降水干沉降,尘埃、重金属颗粒病原菌等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类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注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于管理不善、部分弃于田间,已成为一种新的有机污染物。核爆炸原子能坦克自然沉降雨水冲刷废气物堆放嫦娥登月和平利用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污染、污染源与污染物第三节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第四节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壤风蚀和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我国土

7、壤污染的现状农药、重金属的危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前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同样很严重。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主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农药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易为土壤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所分解,主要通过脱氯、脱烷基、苯环破

8、裂、氧化还原、水解作用等使分子简单化。农药的挥发性使它通过土壤孔道散失。重金属始终不离土壤,只是随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动态而作相应的微小变化,总是停留在表土或亚表土,很难迁入底层。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