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ppt课件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

ID:27120466

大小:1.4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1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_第1页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_第2页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_第3页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_第4页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弹法检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弹法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17号富海国际港1001室联系人:吕会喜联系电话:010-62133706、62133707手机:13501096463Email:lhx@163.com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回弹法测强主要内容回弹法测强基本原理回弹法测强规程(JGJ/T23-2001)现场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常用检测仪器Windows平台下分析处理系统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利用标准能量为2.207J的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普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抗压强度的方法。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回弹法是目前国内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的首选方法回弹法

2、检测基本原理测强曲线是建立在破损试验的基础上的,它与传统的试块试压不同之处在于:建立fcu=f(R)关系时,是采用与被测构件的条件相同的混凝土试块,并考虑了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标准、成型、养护、龄期等可能产生的变异而引起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能以正态分布的规律来全面的反映构件混凝土强度的实际情况。由此建立的函数关系,一般由公式或曲线来表示。称之为回归方程或校准曲线(率定曲线)。只要在构件上测出R的值,就可由已经建立的公式或曲线换算出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值fcu。回弹法的特点通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算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优点:无损伤,可复测仪器轻便,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可做较多

3、数量,代表性高测试费用低可以基本反映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规律缺点:只反映表面强度影响fcu-R关系的主要因素回弹仪测试角度对测试值的影响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回弹仪在非水平方向上的测试结果与水平方向上的测试结果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测试角度需要进行修正。混凝土不同浇注面对回弹值的影响在混凝土的浇注表面,由于泌水、浆厚等原因测得的回弹值偏低,混凝土的浇注地面,由于骨料的下沉、离析等原因,测得的回弹值比侧面高。因此,对不同的测试面需要进行修正。不同模板材料对回弹值的影响常用钢模、木模所形成的混凝土表面状况有明显的差异,回弹值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木模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应用砂轮磨平厚测量。影响fcu

4、-R关系的主要因素养护条件对回弹值的影响采用标养与自然养护时,对于混凝土R-f关系曲线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强度下,自然养护的回弹值高于标准养护的回弹值。实验研究表明,当混凝土强度超过30MPa时,两者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表面湿度对回弹值的影响湿度越大回弹值越低,这种影响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变小。现场检测中应尽可能采用干燥状态下的混凝土。龄期和碳化深度对回弹值的影响龄期越长,回弹值越大,碳化层厚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加大。回弹值随碳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对长龄期的混凝土测试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回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表层与内部不能有明显差异由于回弹值只代表混凝土表层的质

5、量,所以使用回弹法时,必须要求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与内部质量基本一致。回弹测强曲线限定的龄期(14~1000天),且碳化不能过深;回弹测强曲线限定的强度(10~60MPa)资料收集: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结构或构件的名称、外形尺寸、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龄期;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粒径、外加剂、配合比等;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检测原因。回弹法测强规程(JGJ/T23-2001)——检测技术检测前准备回弹法测强规程(JGJ/T23-2001)——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单个检测:适用于对混凝土强度质量有怀疑的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

6、,混凝土强度登记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少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回弹法测强规程(JGJ/T23-2001)——检测技术测区布置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106-2001)要求:一个构件上均匀布置10个测区,每个测区大小约0.2m×0.2m,回弹值测量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回弹法测强规程(JGJ/T23-2001

7、)——检测技术碳化深度值测量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一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碳化与未碳化界面清楚时,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