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

ID:27122525

大小:21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1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_第1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_第2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_第3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_第4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人心理健康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龄阶段划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64岁以上为老年人。中国的年龄分段: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 (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 (3).幼儿期2.5

2、岁后—6岁; 2.少年。7岁—17岁。(1).启蒙期7岁—10岁; (2).逆反期11岁—14岁; (3).成长期15岁—17岁。3.青年。18岁—40岁。(1).青春期18—28岁; (2).成熟期29—404.中年。41—65岁。(1).壮实期41—48岁; (2).稳健期49—55岁;(3).调整期56-65岁; 5.老年。66岁以后。(1).初老期67—72岁;(2).中老期73—84岁;(3).年老期85岁以后。l第一节老人心理概述一、老人心理的变化:(一)、衰老引起的心理变化1、小心谨慎2、墨守成规、固执3、自私、多疑

3、4、消极、悲观5、自卑、自责6、情绪波动7、死亡恐惧(二)、环境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1、工作、生活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2、离、退休引起的心理变化(三)、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变化二、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心理专家许淑莲慨括的心理健康标准:1、热爱生活和工作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3、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4、性格开朗,通情达理5、人际关系适应强※国外专家概括的心理健康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6、具

4、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10、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一)、认知正常认知正常是指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1、感知觉正常,判断事物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2、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3、思路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4、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5、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二)、情绪健康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而又稳定的情绪,并

5、能适度宣泄不愉快的情绪,通过正确评价自身及客观事物而较快稳定情绪。(三)、关系融洽1、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家人保持情感上的融洽并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又有知己的朋友。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3、能客观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4、既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四)、环境适应老人能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虽已退休在家,却能不脱离社会。(五)、行为正常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及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六)、人格健全1、以积极进取

6、的人生观为人格的核心,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2、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够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己见。3、意志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4、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心理特征和谐而统一。第二节老人心理健康护理一、多注意观察老人的细微行为和语言二、多与老人沟通※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1、态度要真诚、友善,要礼貌。2、倾听老人述说要专心、耐心,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3、与老人说话时语句要短、扼要,言语要清晰,措辞要准确。4、谈话时要面对老人。5、向老人询问时,要把问题说得简单、清楚。6、与老人交谈时要准确了解老人要表达的意思。

7、7、当老人心情不好、生病或感到害怕、恐惧时,应陪伴老人,安抚老人。8、及时用点头、微笑或语言向老人反馈自己的感受。39、不要在老人能看见的地方与其亲友或工作人员切切私语。10、与老人谈话应以对成人同样的平等方式进行,不能像对待小孩一样的沟通方式。11、不可立即反驳、或纠正老人不正确的意见。12、沟通时遇老人一时想不起来的情形,可以给以提示。三、尊重与理解老人四、提倡老人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五、注意药物心理效应六、熟练护理技术与技巧七、鼓励老人参加文体、社会活动八、开展健康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