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给排水系统

小区给排水系统

ID:27125243

大小:3.79 MB

页数:123页

时间:2018-12-01

小区给排水系统_第1页
小区给排水系统_第2页
小区给排水系统_第3页
小区给排水系统_第4页
小区给排水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区给排水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物业设备与设施管理学习目标理解居住区、小区、组团等概念;理解小区排水系统的体制,掌握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了解小区给水管道的敷设、热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了解水景工程和游泳池供水系统。掌握集中热水供应方式和冷饮水处理系统,掌握小区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第三章小区给排水系统及热水、饮水供应第一节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指由若干个居住组团构成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根据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标准,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组

2、团,居住户数为300~1000户,居住人口数为1000~3000人;小区,居住户数为3000~5000户,居住人口数为10000~15000人;居住区,居住户数为10000~16000户,居住人口数为30000~50000人。一、小区给水系统的组成小区给水系统由给水水源、计量仪表、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加压设备和贮水设备等组成。接户管是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小区支管是布置在居住组团内道路下与接户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小区干管是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城市道路下与

3、小区支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的布置如图3-1和图3-2所示。图3-1某小区给水干管网布置图图3-2某组团内给水支管和接户管布置图二、小区给水方式及其选择小区给水方式一般采用城市给水管网直接给水和小区集中或分散加压给水方式。(一)城市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方式城市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给水水压能满足的楼层采用直接供水;二是设置屋顶水箱利用夜间水压调蓄供水。(二)小区集中或分散加压给水方式城市管网压力过低,不能满足小区压力要求时,应采用小区加压给水方式。小区加压给水方式分

4、为集中加压方式和分散加压方式,常用的有:1.水池--水泵;2.水池--水泵--水塔;3.水池--水泵--水箱;4.管道泵直接抽水--水箱;5.水池--水泵--气压罐;6.水池--变频调速水泵;7.水池--变频调速水泵和气压罐组合。选择小区给水方式时,应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优先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当采用加压给水方式时,也应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三)小区给水系统的选择小区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低层和多层的居住小区:一般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多层和高层组合的居住小区:大多

5、采用分区给水系统。小区内高层建筑只有一幢或幢数不多,且供水压力要求差异较大:采用分散加压给水方式。小区内若干幢高层建筑相邻:采用分片集中加压给水方式。小区全部是高层建筑:采用集中加压给水方式。选用小区给水系统时,应根据高层建筑的数量、分布、高度、性质和管理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三、小区给水加压站小区给水加压站和城市给水加压站的功能相似,但规模较小,一般由泵房、蓄水池、水塔和附属建筑物等组成,如图3-3所示。图3-3某小区给水加压站布置图小区给水加压站按其功能可以分为给水加压站和给水调蓄加压站。

6、小区给水加压站泵房的形状:圆形、矩形、地面式、半地下式、地下式、自灌式、非自灌式等。一般选用半地下式、矩形、自灌式泵房。泵房内设置水泵机组、动力设备、吸水和压水管路以及附属设备等。水池的有效容积,由小区生活用水调蓄储水量、安全储水量和消防储水量确定。水塔(水箱)的位置要根据总体布置,选择在靠近用水中心、地质条件较好、地形较高和便于管理的地方,容积是生活用水和消防储水量之和。四、小区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居住小区给水管道的布置,包括整个居住小区的给水干管以及居住组团内的小区支管及接户管。定线原则:首先按小

7、区的干道布置给水干管网,然后在居住组团布置小区支管及接户管。(一)小区给水干管布置参照城市给水管网的要求和形式。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小区干管应布置成环状或与城镇给水管道连成环网,如图3-1所示。(二)小区支管和接户管的布置☆通常采用枝状管网,如图3-2所示,支管的总长度应尽量短。☆高层建筑居住组团及用水要求高的组团宜采用环状布置,从不同侧的两条小区干管上接小区支管及接户管,以保证供水安全和满足消防要求。☆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的净距,应根据管道类型、埋深、施工检修的相互影响、管道上附属构筑

8、物的大小和当地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污水管道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给水管道敷设在污水管道下面时,给水管道的接口离污水管道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m。☆在冰冻地区尚需考虑土层的冰冻影响,小区内给水管道管径在300mm以下时,管底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d+200mm)。☆居住小区内管线较多(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管、热力管等),所以组团内的给水支管和接户管布置时,应注意和其他管线综合协调的问题。第二节小区排水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