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

ID:27133115

大小:844.5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01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_第1页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_第2页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_第3页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_第4页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浓度气体吸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4低浓度气体吸收简化假定:①气、液两相摩尔流率恒定(qnG=qnL=const);②等温吸收。7.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通常是指混合气中溶质组成y1<10%的吸收过程。(1)物料衡算全塔物料衡算:逆流吸收塔物料衡算溶质吸收率(或回收率):从塔顶到任意塔截面对溶质衡算有:——操作线方程(2)操作线方程饱和度:x2x1y1y2ye=mx逆流吸收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可见,在低浓度条件下y-x为一直线,以为斜率,且过(x1,y1),(x2,y2)(3)吸收塔内的传质推动力以气相表示:以液相表示:(4)最小液气比和溶剂用量对

2、于吸收塔的设计,所处理的气体量qnG、组成y1、y2及液相的最初组成x2为工艺条件所定,而溶剂的用量则在设计中规定,其用量取决于适宜的液气比。x2x1y1y2ye=mxye2xe2ye1xe1吸收过程的传质推动力最小液气比:qnL/qnG对操作线的影响x2y1y2ye=mxxe1x1注意:平衡线上凸时,应利用切点坐标求取最小液气比。xMx1x2y1y2MyM最小溶剂用量:操作液气比:一般取:溶剂用量:说明:有时实际选取的液气比比此值大些,因为此时的qnL值不一定满足填料层最小允许喷淋密度。最小液气比:7.4.2吸收塔高度的计算(

3、1)填料层高度计算的基本关系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传质速率方程;●相平衡方程。对dh微元段作溶质A衡算:dh微元段的传质速率方程:h微元填料层物料衡算物料衡算式与传质速率式联立得:填料层高度:同样可以推得以液相传质速率方程表示的计算式:同理,可得:(2)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令——气相总传质单元数,无量纲数。——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所以类似地:由于是有:令——吸收因子传质单元:通过一定高度填料层的传质,使一相组成的变化恰好等于其中的平均推动力,这样一段填料层的传质称为一个传质单元。①传质单元数(以NOG为例):可见,传质单

4、元数决定于分离前后气、液相组成和相平衡关系,其大小表示了分离任务的难易。HOGx2x1yjyj-1yej-1xe2yej(y-yj)m气相总传质单元与传质单元高度概念示意图②传质单元高度(以HOG为例)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度。说明:▲影响传质单元高度的因素:填料性能,流动情况;▲其值大小反映了填料层传质动力学性能的优劣。x2x1yjyj-1yej-1xe2yej(y-yj)mHOG▲数值变化范围小,一般在0.2–1.5m范围内。(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①平衡线为直线时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子法计算方法▲传质单元高

5、度数值由实验测定或用Kya计算得出。a)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平衡线、操作线均为直线,则△y与y成线性变化。△y1△y2y1y2所以令——对数平均推动力则同理:b)吸收因子法若平衡关系为直线时,依物料衡算有:代入以上方程并整理得:A=1时同理:式中:A≠1时由上两式可得:可见◆A一定时↑NOG↑;◆一定,即吸收要求一定则A↑NOG↓;说明:◆关于吸收因子A的讨论;传质过程参数A值对塔内推动力的影响吸收因子对传质推动力的影响:A>1,当h无限高时,塔顶首先达平衡,A<1,当h无限高时,塔底首先达平衡,A=1,当h无限高时,塔顶、塔底同时

6、达平衡不同吸收因子对操作的影响要使φ↑,则塔顶平衡,A>1.0,一般A=1.4要使x1↑,则塔底平衡,A<1.0,适宜的A值,应优化而定②平衡关系为曲线规律时∵m≠constKya≠const∴应采用图解法。若m变化不大,Kya变化不超过10%,则可近似认为Kya=常数(取一平均值)。此时,h的计算又归结到NOG的计算。a)图解或数值积分法图解积分示意图ABOy1y2yx2x1y1y2ye2ye1Δy1Δy2ΔyyyexABOb)近似梯级图解法两点假定:△每一小段平衡线视为直线;代替△ym。△每一区段内,用近似梯级法求传质单元数

7、Ox2x1xy2y1yFyA1AC1CF1FM1D(4)理论级当量高度(HETP)法计算填料层高度理论板当量高度(Hth):完成一个理论级数的分离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度。①图解法总填料层高度:h=NT×Hthyxyn+1=y1Oy1=y2yⅡx0=x2xn=x1xⅡxⅠ图解法求理论级数②解析法若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则有:由关联图可见:A,y2→N或A,N→y2N(5)板式吸收塔塔板数计算实际塔板数0.010.11101000.0030.0060.020.060.20.626206048400.00.200.400.600.800

8、.00.200.400.600.80102040200400101023H/p全塔效率ETηL-按塔顶和塔底平均组成及平均温度计算的液相粘度,mPas;H-塔顶和塔底平均温度下溶质的亨利系数,m3kPa/kmol;p-操作压强,kPa.3塔板效率关联图ηLαη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