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生存的智慧

课程:生存的智慧

ID:27148728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1

课程:生存的智慧_第1页
课程:生存的智慧_第2页
课程:生存的智慧_第3页
课程:生存的智慧_第4页
课程:生存的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生存的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生存的智慧[摘要]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选择和创造的生存智慧。这一定义试图将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打通。生存智慧中应包含后现代所强调的生活经验、现代所推崇的理性知识和前现代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后现代课程观特别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课程和体验课程,反对把课程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做法,这种观点值得借鉴;但学生的体验、选择和创造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这一点上我们仍坚持现代和前现代的观点。[关键词]课程;生存智慧;课程论课程论总是跟随哲学的知识论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的课程论中有一种跟随后现代的非理性

2、主义者反对现代理性主义的倾向。当今中国确实存在夸大理性,特别是夸大技术理性作用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但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对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崇拜。本文提出一个带有调和性质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选择和创造的生存智慧。这一定义试图将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打通,并展现笔者个人对课程的理解。一、课程是生存的智慧课程是生存的智慧,而不仅仅是理性的知识。所谓生存的智慧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体验、接受、感悟和认识到的,能让人过一种自主、自由、自在生活的生活经验、理性知识、感受能力、交往能力

3、、创造能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大体说来,在西方现代观念中,生活经验是指那些感性知识,是一些粗糙的、杂乱的、易变的意见和感受;只有理性知识才是精确的、永恒的、普遍的,唯物论者认为它来自感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升华和抽象,唯心论者认为它是先验的存在;理性知识又分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是那些教人做事的科学知识,后者是那些教人做人的行为规范。后现代主义反对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分作两样,认为生活经验既是感性的,同时又包含了生活的本质。现代主义认为理性知识是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认为生活经验是最重要的。在西方,知识论与实

4、践论密不可分而有所不同。经验和知识来源于实践,即使是唯心论者,也认为知识来源于反思或回忆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需要经验和知识,但经验和知识并不构成实践能力的全部,感受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某些先天的器质性特征有关,是以先天的素质为基础,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西方还有一种难以证知的生存智慧,那就是精神信仰,包括对理念的信仰、对伦理价值的信仰和对神的信仰。在古代中国,君子和小人有不同的生存智慧,需区别而论。先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孔子以前,君子就是君之子,即贵族子弟,小人则是贵族统治下的劳动者。孔

5、子之后,小人通过学而入仕,也可成为君子。到了孟子时代,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劳心与劳力的区别,劳心者是君子,劳力者是小人。汉以后兴太学,举贤良,读书蔚然成风,读书人就是君子,其他的是小人。宋以后理学兴起,遵从天理的就是君子,被人欲所驱使的就是小人。君子与小人所应具有的生存智慧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懂得道义,小人懂得利益。君子心中装的是道德,

6、小人心中装的是土地。小人要学习和掌握耕种土地、获取利益的生活经验。君子要学习六艺六经,格物致知,止于至善。总之,君子追求的是精神境界,学习的主要是以礼为核心的为政、做人的知识和本领;小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学习的主要是稼圃之类的做事的知识和本领。中国古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君子,对小人之学并不重视。中国古代的士人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并且通过立德、立言、立功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因而我们所见到的精神文化大都是君子之学。科学技术(天文、历算、医药除外)在中国古代属于小人之学,不登大雅之堂,只在劳动人民之间通过带徒学艺的方

7、式传授,因而流传至今的古代科技大都是些经验性的技术,中国古代缺少高深的科学理性知识。西方人则努力探寻科学理性知识,他们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宗教或类似于宗教的信仰,而不是中国人那种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的,以道德实践和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精神境界。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知识观略述于上,如何打通?我不想卷入哲学的讨论,只愿陈述个人的“意见”。我认为,我们的生存智慧中应包含后现代所强调的生活经验、现代所推崇的理性知识和前现代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生活经验是人们为人处世时所运用的规范、技能和技巧,需要、欲望、态度、体验、情感、

8、情操、意志、决心、希望、感觉、思索、想像等一切心理活动包含其中并与具体的情境结合在一起。生活经验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是属于群体的,又是具有个性特征的,既能从中抽象出规则和规范,又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和条件,是一种完整的、真实的生存智慧。生活经验虽为后现代思想家所推重,却是中国人从古到今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生存智慧。后现代所推崇的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神秘,它就是我们的古人一直在探索,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的知识,没有哪个国家的“原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