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

ID:27151862

大小:62.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1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_第1页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_第2页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_第3页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_第4页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摘要:学制是学校制度的简称,它是对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规定,它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近代颁布施行的“癸卯学制”、“壬子一癸丑学制”“癸戌学制”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着三个学制中有关师范教育的规定,可以分析其对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关键词:学制;近代;师范教育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出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失败源于缺乏人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的落后,教育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而师范教育则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好坏。张之洞认为:“办理学堂,重师范。”“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资,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梁启超也在《论师范》一文中写到“故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并特设立师范院,“其宗旨在造就师资,以推广教育。”这是我国师范教育

3、的开始。1902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为民办师范学校的开端。而真正独立的师范教育系统是随着近代学制的颁布施行而建立的。近代新式学堂大量出现,近代的学制在这种情况下边应运而生。1902年8月15日颁布了由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将师范教育附设于小学堂、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但此学制并未实行。1904年1月13日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学制。癸卯学制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横

4、向方面分为师范和实业教育两个旁系。在这个学制中师范教育从普通教育中独立出来,师范教育取得了独立的地位。癸卯学制中规定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初级师范学堂“以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两项教员者入焉,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学制五年。初级师范学堂是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各州县初级师范学堂尚未设弃时,可先设师范传习所,以十个月为一期。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招生对象一为初级师范学堂和普通中学堂毕业生,二是精选本省举

5、贡生员,确有根底,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一下者。癸卯学制确立了我国独立的示范教育体制,在这一学制的影响下,师范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据统计癸卯学制颁布后到1901年设立的示范学校(包括各类师资训练机构),共有415所,学生共有28527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就筹建了教育部,立即恢复办理因战乱和政治更迭而停顿了的教育事业,建立新的教育系统。孙中山明确的指出:“学者,国之本也。若不从速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而培国脉。”于是制定新的学制,贯彻新的教育精神是当时全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19

6、12年七月举行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制定了新的学制__壬子学制。这一学制从结构上看也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纵向分为三段四级,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十八年。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从横向结构看,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普通教育,二是师范教育,三是实业教育。与癸卯学制相同,壬子一癸丑学制巩固了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师范教育仍然独立建制且有国家统一管理。壬子一癸丑学制规定,将初级师范学堂改称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和预科,预科学制为一年本科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原来的完全科改为第一部,简易科改

7、为第二部,学制分别为四年和一年,女子师范学校得附设保姆讲习科,学制为一年或两年。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女子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和蒙养园保姆为目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分为预科、本科、研究科。修业年限预科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一年或两年。壬子一癸丑学制对师范教育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师范区制的创立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913年6月中旬,范源濂任教育总长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六个高等师范区,在北京、南京、武昌、广州、成都和沈阳六个地方设立了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

8、区的划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对教育欠发达地区承担了很大的社会功能,促进了当地的教育发展。其次,女子师范教育得以进一步的发展。1907年三月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但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1912年的《师范教育令》,明确的提出设立女子高等师范院校。1919年颁布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女高师。“1922年全国共有女校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