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

小学语文备课

ID:27170998

大小:4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1

小学语文备课_第1页
小学语文备课_第2页
小学语文备课_第3页
小学语文备课_第4页
小学语文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鲸》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举数字”和“作比较”等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2、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鲸的图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唤起求知欲,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2、课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大家想看吗?好,那就让我们欣赏

2、一下。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动物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 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文中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些说明方法?并且把你的发现讲给同桌听听。  2、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谁来说说课文从那几方面介绍了鲸?我们把鲸的这种变化称为进化。食物、呼吸、睡觉、生长,我们可以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生长)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

3、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3、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4、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过渡:  师:你

4、最感兴趣的是鲸的什么问题呢?(学生自说)鲸虽然生活在海洋中却不是鱼类,老师就特别想知道它怎么进化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四、自学3——7自然段,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自学后全班交流,完善板书,展示与内容相关课件。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以“鲸的自述”为题来向大家介绍鲸。六、板书设计一、大二、哺乳动物鲸三、种类4捕食四、生活习性5呼吸6睡觉7胎生10、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

5、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

6、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

7、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