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ID:27199412

大小:18.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是怀着十分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医院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在护士行业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每年七月大批的应届毕业生走出学校大门,挤上就业的独木桥。XX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XX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XX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95万人。  XX年12月15日至12月28日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从企业HR和个人两方面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3528

2、份个人问卷及225份企业问卷。参与调查的个人中,58%为工作经验小于2年的新人,21%为XX届毕业生。  225家企业中有61%是外商独资企业,其次民营企业也比较多占到23%。个人反馈方面,同样来自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多,但是比重相当,各占了39%。具体分布数据见。    图1  进一步分析参与调查的个人信息,参与者学历分布如图2。    图2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医院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医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是怀着十分的心情写这封辞职

3、信的。自我进入医院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在护士行业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调查发现一,制造行业给应届毕业生的机会较多,国企和外商独资企业乐于栽培新人。  多年的高校扩招,让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是这些源源不断输出的“缺乏实践经验”“心高气傲”,不是企业“拿过来就能用”的现成人才。因此大部分企业中,占所有员工的比重是很少的,具体比例分布如图3。    图3  对企业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制造行业是录用比例较高的。在不到40家比例超过20%

4、的企业中,有22家属于制造行业。就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比较乐于“栽培”新人,占到了这些高应届生比例企业中的74%,高于样本总体分布水平。  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更多聘用应届毕业呢?以下为HR们录用时的主要顾虑。其中“培训时间长”是HR们决定少录用的最主要因素。    图4  调查发现二,找工作,互联网是最好的渠道。  机会不多,合适的招聘、应聘途径是关键。调查显示,企业HR和都偏爱互联网招聘,其次是针对性的校园招聘。而对于来说,熟人介绍则是机会少但成功率高的一种方式。将来无论什么时候,

5、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医院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医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是怀着十分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医院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在护士行业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图5  调查发现三,双向选择:毕业生要“专业对口”,HR重“个人能力”。  从学校出来,们大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却有着清晰的挑选第一家公司的标准。针对我们列出的6个主要考虑因素,们做出了如下选择:    图6  “专业对口”是被选到最多的条件,其次“职业发展空间”、“

6、薪资福利水平”和“企业知名度”也是们比较看重的。“行业”和“企业发展潜力”则较少被考虑的因素。但是,当被问及“你第一份工作的内容与你毕业前期望的一致吗?”,大部分人都回答“差别很大”,选择“一致”的比例仅占7%。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医院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医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是怀着十分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医院之后,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在护士行业获得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专业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能力

7、,而不是专业。大部分的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是有距离的。我们希望所有的员工都有主动学习、时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这样的人才能胜任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一位电子技术行业的HR经理在接受电话访谈时如此说。“学习能力”正是越来越被企业所看重的“个人能力”中的重要部分,另外还有“适应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领悟能力”等等。正如我们的调查结果所示,近一半的HR认为“个人能力”是他们在招聘时最关注的因素。    图7  在这一调查反馈中,最令我们吃惊的是——选择“毕业学校”的HR如此之少。探究其原因,发

8、现很多的HR吃过“招名校”的亏,他们往往抱怨名校的学生“自视过高”“容易跳槽”。他们也表示在2、3年的培养后个人能力优秀但是出处平平的员工显得“更踏实”“更肯干”。  调查发现四,“心浮气躁”,离职率高。  “离职率高”也是HR在招聘时比较大的顾虑。“培养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投入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缺乏远见,在1、2年中没有被提拔就改投门户了。”参与调查的HR按照“年毕业生离职人数÷年录用毕业生人数×100%”计算了自己企业的流失率。该数值小于5%的企业不到一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