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

ID:27209435

大小:66.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1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_第1页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_第2页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_第3页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_第4页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论视角下对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教育价值探析摘要:从课程论的角度,结合教学实验和实践范例中探讨国际田联新推广的这一创新运动形式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运动技能掌握、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生物体改造价值明显,教育理念上也体现出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价值。关键词: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教育价值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少年儿童不喜爱田径运动的普遍现象,为了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重新回到田径运动之中,国际田联针对年龄在7〜12岁阶段的少年儿童推出了“IAAFKids’Athleties”,

2、前人的研究将其命名为“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2009年《国际田联少儿田径项目实践指南》对“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这一概念的描述为: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就是力图把激情重新融入到娱乐田径运动中。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以其新颖有趣的练习内容和组织形式,一经推出就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经过在世界部分国家进行试点、推行、研究、反馈的信息,以及对这套练习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在2005年推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少儿田径运动”项目,并且开始在世界范内推广。部分国际田联会员国把“少儿田径”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大纲体系作为正式的大纲接受,并将其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我国部分实验小学也已将这

3、一运动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于少年儿童的生物性改造价值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是高级生物体的运动形式,也是生物体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身体活动则是生物体的主要运动方式。为了建立良好的身体活动,没有哪个体育项目能与田径运动相比。对于少儿田径运动来说,对少年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则是最直观的反映。范传奇在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为期两个半月的教学实验时,实验组采用的教学器材是国际田联专门提供的少儿田径运动器材,对照组采用的则是传统的田径课教学器材。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基本在同一

4、水平上。实验组按照少儿田径项目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在引导学生时,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场地的安排,组织相应的练习,每次课都有重点地兼顾就近场地的小组练习。对照组则是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采用讲解法、示范法为主,练习为辅。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包括以下五个:五十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沙包投远、十字跳。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各自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变化结果反映的各项数据发现在实验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测试指标是:立定跳远和十字跳。作为爆发力素质测试的典型指标,立定跳远的显著性差异最为直观地反映了受试者的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提高,显然新形式的运动模式和教学模式在短期的实验期内产生了

5、显著的效果,对于受试者下肢爆发力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作为体现人体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十字跳项目,在测试时要求人体的上肢与下肢协调配合以快速、连贯地完成一系列动作,其出现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1)作为国际田联新推广的这项新式运动形式,学生对此项运动充满好奇,兴趣驱使学生积极去体验,练习热情高涨,加之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2)传统体育课上对于学生平衡、协调能力的练习较少,学生平衡协调能力水平差别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练习,学生的协调、平衡和速度的配合能力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于促进少年儿童运动技能学习的价值虽然少儿田径运动将趣味性融入各

6、运动项目中,但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不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为:“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在范传奇的教学实验中,采取“传统教学法”和“少儿田径运动教学竞赛法”,实验前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运动技能的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跑(50米)、跳(立定跳远)、投(沙包投远)三个方面,并通过样本检验说明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技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通

7、过对实验后样本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两个组运动技能变化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差别,实验后3项测试指标:50米跑、立定跳远、沙包投远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作者在实验中采用了少儿田径项目每一个比赛项目都专门设置了很多的辅助练习方式,比如,在跑的练习中采用了“速度阶梯”的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跑的动作频率和落地点的准确性,通过变换跑动速度的往返跑练习使学生在不同速度节奏的练习中体会控制速度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田径教学中,50米练习一贯采取单调而枯燥的重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