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节点构造》ppt课件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

ID:27217206

大小:7.9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01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_第1页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_第2页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_第3页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_第4页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窗节点构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窗节点构造分析建筑11周碧涛丁伟林龙泉——建筑构造大作业窗的作用采光传递观察眺望通风装饰窗设计要求满足使用要求采光通风要求满足使用的要求采光和通风的要求防风雨、保温隔热的要求建筑视觉效果的要求适应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其他要求:坚固耐久、灵活、便于清洗维修。门窗常用材料及代号1、木门窗(木——M)2、钢门窗(钢——G)3、铝合金门窗(铝合金——L)4、塑料门窗(塑料——S)门的代号M,窗的代号C;门窗代号的组合:用途——开启——构造——材料+门(M)或窗(C)SPPMM:防风沙(S)平开(P)拼板(P)木(M)门(M)窗的尺度窗的尺度应根据采光、通风的需要来确定

2、,同时兼顾建筑造型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等的要求。为了确保窗的坚固、耐久,应限制窗扇的尺寸,一般平开木窗的窗扇高度为800~1200mm,宽度不大于500mm;上、下悬窗的窗扇高度为300~600mm;中悬窗窗扇高度不大于1200mm,宽度不大于1000mm;推拉窗的高宽均不宜大于1500mm。窗的组成窗一般由窗框、窗扇和五金零件组成窗框是窗与墙体的连接部分,由上框、下框、边框、中横框和中竖框组成。窗扇是窗的主体部分,分为活动扇和固定扇两种,一般由上冒头、下冒头、边梃和窗芯(又叫窗棂)组成骨架,中间固定玻璃、窗纱或百叶。五金零件包括铰链、插销、风钩等。窗的

3、分类按开启方式:平开窗、固定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等按材料分:木窗、钢窗、铝合金窗、塑钢窗固定窗固定窗的玻璃直接嵌固在窗框上,可供采光和眺望之用,不能通风。固定窗构造图固定窗固定窗一般设在仅对采光有要求而对通风没要求的地方,比如楼梯间等悬窗悬窗是沿水平轴开启的窗。根据铰链和转轴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悬窗、下悬窗、中悬窗。上悬窗:铰链安装在窗扇的上边,一般向外开启,防雨好。下悬窗:铰链安装在窗扇的下边,一般向内开启,通风较好,但不防雨。中悬窗:窗扇两边中部装水平转轴。开关方便、省力、防雨。上悬窗通过操作窗扇的执手手柄,带动五金件传动器的相应移动,使窗扇能向室内平开

4、或向室内倾倒开启一定角度通风换气。其主要特点有:1.通风性。因为内倒位置是平开窗的又一种开启方式,使房间同大自然的空气自然流通,室内空气清新,同时排除了雨水进入室内的可能性。2.安全性。窗扇四周布置的联动五金件和执手在室内操作的各种功能,关闭时窗扇的四周都固定在窗框上,因此安全性和防盗性能极好。3.便于清洁窗户。简单操作联动执手,可使窗扇外面转到室内。使得清洗窗户的外表面既方便又安全4.实用性。避免了内开窗打开时占用室内空间,不方便挂窗帘和装升降式挂衣杆。5.密封保温性能好。通过窗扇周围多点锁闭,保证了门窗的密封、保温效果。交大逸夫外文楼外立面的上悬窗中悬窗下

5、悬窗下悬窗节点构造图下悬窗下悬窗一般向内开启,不防雨,但是通风比较好窗在墙洞中的位置与窗框的安装窗在墙洞中的位置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和墙体的厚度来确定。一般有三种形式窗在墙洞中的位置窗框内平(图6.3(a))窗框外平(图6.3(b))窗框居中(图6.3(c))墙与窗框的结合主要应解决固定和密封问题窗框的安装窗框的安装有立口和塞口两种。(1)立口:砌墙时就将窗框立在相应的位置,找正后继续砌墙。特点:能使窗框与墙体连接紧密牢固,但安装窗框和砌墙两种工序相互交叉进行,会影响施工进度,并且容易对窗造成损坏。(2)塞口:砌墙时将窗洞口预留出来,预留的洞口一般比窗框外包

6、尺寸大30~40mm,当整幢建筑的墙体砌筑完工后,再将窗框塞入洞口固定。特点:不会影响施工进度,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较大,应加强固定时的牢固性和对缝隙的密闭处理。窗的构造铝合金窗的构造铝合金窗多采用水平推拉式的开启方式,窗扇在窗框的轨道上滑动开启。窗扇与窗框之间用尼龙密封条进行密封,以避免金属材料之间相互摩擦。玻璃卡在铝合金窗框料的凹槽内,并用橡胶压条固定(图6.4)。铝合金窗一般采用塞口的方法安装,固定时,窗框与墙体之间采用预埋铁件、燕尾铁脚、膨胀螺栓、射钉固定等方式连接(图6.5)。塑钢窗的构造塑钢窗:以PVC为主要原料制成空腹多腔异型材,中间设置薄壁加

7、强型钢,经加热焊接而成窗框料。特点:导热系数低,耐弱酸碱,无需油漆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性等优点,其构造见图6.6塑钢窗的开启方式及安装构造与铝合金窗基本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