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ID:27233546

大小:6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_第1页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_第2页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_第3页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陕丙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陕丙丙安710000【摘要】我国的古建筑兵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木文将对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文章对我们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有一个很好的借鉴。【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1前言中国古建筑种类繁多,丰富多采,根据各类古建筑的自身特点,研宄其抗震能力,提出科学有效的抗震对策,做好古建筑的维护和抗震加固工作,避免或减较其地震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国古建筑概述中国古建筑是由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发明,因其建筑形式优美及结构性能优越而

2、影响并传播至H、韩和越南等临近国家,是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建筑得以延续千年,主要由于其合理的结构特性:柱架层为主要承重结构,柱与柱础为浮摆式平面接触,梁与柱之间通过榫卯连接,屋顶结构与柱架层之间为铺作(斗拱)层。其中数量最多且最具特色的当属古木结构。随着时间的延续,对这些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的保护日益迫切。3古建筑物震害等级划分古建筑物有多种结构类型,根据其震害特点,针对木结构和石结构两种结构类型,给出不同的震害等级下结构破坏的主要特征及其相应的震害指数IX间,见表1。4传统木构架的结构特点及

3、抗震性能4.1台基与柱础《梦溪笔谈》中曾记载:“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下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基。台基主要包括台明和埋深,地面之上柱脚以下砖石包砌的可见部分称为台明,不可见的地下部分称为埋深。基础部分多以夯土和碎石隔层筑打而成,具有柔性隔震作用。在台基内按柱子的位置用砖石砌嗓墩,嗓墩上放柱顶石,柱顶石上立柱。嗓墩与嗓墩之间砌成与嗓墩冋高的拦土墙作条型基础,拦土墙将台基内分为若干方格,提高了台基的水平抗力。填土中掺入碎砖瓦、石灰、烧土碎块等,分层夯成。四周用条石、片石或砖层砌成台帮,可为台基提供良好的侧限

4、约束,保证了台基的整体性,不仅可以分散基底压力,而II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刚性。由于台基与自然地基刚度差别很大,地震吋台基首先起到隔震作用,使一些高频震动峰值被过滤掉。另外,砌筑用条石、块石之间柔性叠砌,容许滑动和摩擦,地震吋形成“隔震”和消能基础,可以衰减部分地震加速度峰值。将加工后顶面光滑的础石,按柱网布置,嵌固在经过处理的台基中;并通过“定平”保证础石顶水平。使檐柱、内柱等木柱直接搁置在水平柱础上;若柱与柱础间有柱顶石,则直接搁置在柱顶石上,柱顶石的表面也是水平、光滑的。木柱与柱础、柱顶石之间是断离的,并不嵌固。柱础、柱顶石顶面

5、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柱的横截面尺T,柱的周边在柱础、柱顶顶面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地震时,上部木构架可以发生适当的水平位移,但不会倾覆,起到滑移隔震的效果,显示了我国古建筑独特的“以柔克刚”的抗震思想。4.2斗拱斗拱(宋称铺作)位于柱与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向外出挑,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苏次,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是很

6、好的装饰性构件。但斗拱又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能一一抗震性能。斗拱之间各构件的连接是互不粘连的,各朵斗拱将平行与檐柱的正心枋、拽枋等纵向连串起来,加强了斗拱层的整体性,成为屋架的弹性可错移的叠层圈梁。斗拱横向作为梁架的支座,承担着支承上部结构、构造连接、空间过渡的功能。斗拱在出现层间滑移之前具奋侧移变形质,它也是抗侧力构件,具冇抗侧移刚度。斗拱通过以柱中心两侧对称外伸的小梁逐层层叠和展开。将上部荷重集中到柱中心,尽量使柱承受轴心压力,以减小偏心弯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木柱的承载能力。斗拱水平抗侧移力主要由摩擦力来提供。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斗

7、拱变形包括剪切变形、转动和斗拱层间滑移。转动约束和变形,由榫卯提供;剪切约束和变形,由斗拱提供。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之初,首先在斗与拱之间发生挤压变形,但不会太人。随着荷载增人,剪切变形主要为斗及拱的剪切变形。如果继续加载,可以因斗与拱脱开或拱卯局部撕裂而破坏。当单向加载至一定幅值,再反向加载,则斗拱将首先复位,再反向变形,如是反复。冋吋斗拱的层间摩擦滑移具有很好的减震耗能能力。在出现层间滑移之前,斗拱具冇良好的转动能力。斗拱的层间滑移会消耗地震能量,利用支座转动本身也可以转化和消耗水平地震作用所输入的能量。斗拱的转动会引起梁架及大屋盖

8、的竖向变位甚至振动,斗拱构造巧妙地将上部荷载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进而通过结构构件弹性变形积储,最终通过各接触面间摩擦消耗掉。4.3梁、柱、额枋、雀替古建筑木构架中,对于大式建筑来说,通常都在柱的上端横向施额枋、垫板及普拍仿,纵向施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